从0到1000万用户,Keep用了289天,从1000万到2000万,Keep用了110天, 从2000万到3000万,Keep用了68天。
如今,keep在健身健美类app类app排名基本稳居第一,它究竟有什么魔力呢?
创始人
CEO王宁:90后;曾是猿题库实习生;一个经历过180斤到130斤减肥过程的人。
从事过互联网教育行业让王宁更懂得引导和激励用户,王宁说猿题库主要解决的是用户0-70分的需求,在keep中,王宁沿用该设计模式,为健身“小白”解决0-70分的需求。
目标人群##
keep的主要目标人群显然不是那些主流的运动健身爱好者,而是那些在沙发上的,但是每天都想运动的人。这类人群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和需求。
- 喜欢被动的接收锻炼信息:让他们自己去定制计划,去搜集相关资料,已经超出了其对运动的热情。这类非主流健身爱好者希望的是通过自己最原始最直接的需求(如减脂、增肌、塑形),获取一套有效可靠的锻炼方案。
- 希望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因为他们不锻炼的借口之一就是没时间,太忙,他们普遍希望锻炼的时间成本越少越好。
- 免费的优质教程: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去健身房购买一项自己很可能半途而废的服务,是相对比较昂贵的。他们更希望以免费的形式进行锻炼,据调查,目前中国有大约73.3%的人口选择在免费场馆健身。
目前,也有非常多的健身达人占据了keep动态的版面,对于他们而言,keep这类的软件更多的是起到一个补充练习以及社交的作用。毕竟在健身圈天天打卡发健身消息比在朋友圈发有意思多了,还能受到更多同好的关注。
解决痛点##
keep作为一款健身+社交的app是如何解决这些用户痛点的呢?
- 懒人定制法:通过简单的目标选择,自动为用户定制课程表。让用户能专注在健身中,不用为计划而烦恼。keep最初的slogan为移动健身教练,是为了让keep成为用户的私教,为其解决除了自己锻炼外的所有相关问题。再加上打包好的精品分类课程,提供了更多的自定义选择。
- 以部位带动节奏,时间控制在一定范围内:keep中有非常多的以部位为专题的锻炼教程,如腹肌撕裂者等。每天的锻炼时间基本控制在20-30分钟内。以部位为单位的好处是让用户可以明显感觉到,在短时间内通过坚持可以取得不错的效果。
- 动作易学,门槛低,地点适用范围广:大部分无需器械的教程大大降低学习难度,只要有一定的空间就能开展运动。
- 激励用户坚持:keep的的品牌slogan是自律给我自由,猜想在keep上锻炼但中途放弃的人数应是占大部分的,毕竟这部分人本来在健身上缺乏毅力,软件给予再多的规划也不及自律带来的效果。在激励用户上,keep采取的手段有很多,如以大量美照激励,运动完估计拍照打卡,发状态打气等等一些常规做法。
用户场景分析##
1. 视频教程###
从核心场景看,keep与其他类似健身app都是以精品教程为核心。
在视频的制作上,keep所有视频的录制风格都非常统一,与产品整体的调性相符。并且,所有教程的动作都是以一定节点分离,用户可以手动进行动作的切换,比将教程录制为整块的视频的app来说,自由度更高。但keep也有一些问题,他的视频播放和细节讲解是分离的,用户需要点击才能了解详情。
但目前在火辣健身上就将两者结合,视频由不同的真实私教录制,通过有声有色的讲解,部位的特写,让用户能更加准确的完成健身动作。
这种展现的形式会比格式化的视频训练起来更有亲近感,同时,也给用户更好的健身体验,不少用户反映keep的教程过于模式化,只追求速度。
对于视频的录制,keep也许可以在保持原有调性的基础上,尝试更多样化,更细致化的方式。
从视频的齐全程度和更新速度来看,keep运营方很懂得分析用户心理,目前课程的覆盖范围广,更新的频率不会太频繁,但是有一定规律且总能给用户惊喜,新出的泰拳课程就成功抓住了大家的眼球。
2. 社区###
keep社区内容的展现以碎片化的打卡状态为主,精选区用精美的图片吸引用户浏览,激发更强的健身欲望。其中也夹杂着官方运营整理的一些健身tips和活动宣传,但与动态摆放在一块,容易被忽略,导致长篇的内容被掩盖。
对比这一点,同类产品fittime就分的很明晰,大量的健身干货被放在一个tab中,用户能迅速从分类中找到实用的相关信息。
keep的引爆据说与其创始人在各大网站进行内容埋雷息息相关,但在目前的内容中,这些吸引点却有点难以挖掘了。健身作为一门有深度的事情,其中暗含的知识非常丰富,无论对小白还是资深健身者来说,长文的沉淀永远比简短的状态更有深意和价值。但从初步的吸引力来说,图片却比长文更有效果,猜想这也是keep运营的一种打法,将吸引新用户作为重点,给人强烈的第一观感。毕竟健身课程的实用性和用心程度才是用户最为关注的。
keep如何从用户身上获取更多价值?
keep的主要目标人群健身新手,这群人之所以不爱运动,外界因素也许还只是小事,真正重要的是内心的动力不足,因此,培养他们的习惯是一件并不简单的事情,在发布完状态后,不管是有内容的还是纯粹打卡性质的状态,都基本能收到其他用户打气的鼓励,甚至还有回复,不得不说,相对于很多平台,这样的活跃度还是非常不错的,从回看的信息上来看。也不全是僵尸粉。
虽然没有确切的数据,但观察身边人群,可以感觉到全民运动的风潮没有减弱,而是一直在被带动。就连我这种极少运动的懒癌晚期患者,也会下意识的给自己设定锻炼计划,虽然可能中途放弃,但偶尔刷刷相关讯息,可能又会重燃激情。总之,越来越多人投入到运动健身,是一个大趋势。
在2015年7月,Keep和Puma一起做了24小时训练营,线下组织活动,24小时所有人都在密集训练,同时在Keep上号召用户一起训练,挑战“燃烧一百万卡路里”的任务,并在很短时间内完成任务。这种线上线下的联动,是Keep第一次尝试用自己的品牌和一个著名运动品牌合作。
关于keep与线下私教的冲突,keep方表示两者为互补关系,未来会尝试为线下引流。在keep的使用用户中,不乏健身房教练以及私教们,他们通过平台也能获取到一定的资源,毕竟keep做好了0到70分的工作,剩下的部分完全可以为教练们引流,两者互相合作,形成闭合圈。
keep目前开放了商城,进行运动衣物、装备等相关物品的售卖,从销量来看,不火爆,但是还是有进展,对电商的探索,是keep寻求变现的重要通道之一。
竞品情况
在keep走红后,不少类似app也紧随其后,产品功能趋同性强,但也各有特色,除上文提到的视频录制模式不同,社区内容不同等,一些产品也在其他方面进行了探索。
例如fittime的TV模式,考虑到大部分用户的使用场景可能是在家里的客厅,而手机屏幕的大小确实不大方便观看,TV模式让用户有了更好的选择。
在内容差不多的情况下,也许一个细小的节点就能吸引一大批用户,keep在给予用户健身意见的设计上必须要更加了解用户,在细节上更加贴心,才能站稳脚跟。
运动始终是件需要自己坚持的事情,工具再好,计划再妥当,都只是铺路石,去不去走还是看自己,从keep到give up也只是分分钟的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