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古人说三十而立,说明三十岁已经是很关键决绝的岁数了。三十岁,已经决定了后半生定格的形态。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古人寿命短,所以生命周期都压缩加速,反正我周围的80后都仍保持着“二十而蹲”的姿势。他们将立未立,下一个动作还暧昧未卜,不知道会昂然地顶天立地,还是会扑通一声跪倒在地。
02.平静地看待生活,平常心看待这个激扬的年代。
03.近一年的社会经验,反而越是消沉。时间久了,理想的镜子起灰,需要多擦拭。
04.人心像是早就被烤成了灰烬,用手一捻,不过是多了一层灰。
05.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
06.也许我一生都将这样颠沛,而生命的真谛对于我,就在这颠沛之中吧。
07.回看过往,有趣的是和今朝的对照。时代弄潮儿们也曾风生水起,坚守者们也曾守得云开。今日的命运和当时的豪言遥遥呼应,中间隔着中国文学失落的二十年。
08.霍桑的《红字》里说:“倘若世世代代都在同一处不再肥沃的土地上反复扎根,人性就会像马铃薯种在这片土地般无法繁茂茁壮。我的孩子们已经诞生在他处,即便我能力所及,掌控得了他们的命运,他们也将在不适之地扎根。”
09.年轻宛如狂潮经过,有些人笑着欢腾冲浪,有些人被浪潮打翻。我们很难在二十岁时就成为象牙塔中的人,每个人的青春都是那样充满惊喜或惊吓的旅程。
10.“人们有时候会逐渐讨厌起他们生活的时代,不加分辨地热爱和仰慕一段往昔的岁月。如果他们能够选择,简直可以肯定,他们会想办法往自己生活里引入来自那已被理想化了的过去的某些习惯和做法,并批评今不如昔。”
这是以赛亚·柏林文章《现实感》的开头。
喜欢请多多支持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