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10月的北方农村,到处一派丰收繁忙的景象。
黄澄澄的玉米一株株一排排傲然挺立在秋风中,任胡须随风飘扬;挂满枝头的苹果像是少女害了羞的脸蛋,娇艳欲滴;金黄的梨子、晶莹透红的枣子、水嫩玉洁的白菜、还有那芳香四溢的哈密瓜,个个探着脑袋,伸着脖子,都想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现在秋天面前。
清晨,霜降还没散去,空气中还是有一丝寒意。
母亲已经早早起床了。天还早,地里还不能干活,不过她已经开始忙活起来了。灶台上锅里的水已经开了,腾腾升起的热气弥漫在厨房里。母亲从鸡圈里挑了一只长得最肥的公鸡,今天是国庆节的第一天,前几天老王来信说国庆节学校放7天假,他要回来帮着收玉米。老王走了才一个月,但她感觉好像过了很久。刚走的那段时间有点不习惯,干活的空档老会突然想起。最多的还是担心,怕他在学校吃不饱,怕他和同学的关系搞不好。后来老王来信说自己一切都好,吃得好,睡得香,和同学老师的关系都不错,母亲这才放心下来。不过还是想,想他小时候的样子,想他调皮捣蛋做的那些坏事,有时候想着想着自己忍不住就笑了。她觉得男孩子就应该出远门闯荡。由于老王的父亲和哥哥去外地打工了,大姐也远嫁了,老王的来信基本就是他二姐读给母亲听。有时候母亲会让二姐给她多读一遍,二姐有些不是太情愿,每次嘴巴翘得老高,鼻子上都能挂个油瓶。其实母亲知道,是二姐吃醋了,嫌母亲偏着老王,心里憋着火只是嘴巴不说而已。
母亲知道老王每个月150元的生活费也不是太宽裕。肯定不是顿顿都能吃上肉,她听同村里有个也在省城上学的女孩母亲说,她每个月给200多元的生活费,也是紧紧巴巴的。母亲最怕老王从牙缝里抠伙食费,所以每次都在信里叮嘱老王:吃得差一点没事,肚子一定要吃饱。她知道,老王这孩子,身体一直都单薄,在肚子里就缺下了。当年怀老王的时候,家里条件不好,还赶上自己闹了一场大病,吃了很多中药去调理,身体恢复了很久才缓过来。当时还担心肚子里的老王会不会受影响,缺个胳膊少个腿,或者一生下来就是一个傻子。不过幸运的是老王出生后很健康,只是分量有点轻,5斤都不到。
老王自小就体弱多病,是四个孩子中最让母亲担忧的。成长过程中,打针吃药对老王来说都是家常便饭,每年季节交替期总免不了一场大感冒。老王就这样磕磕碰碰地长大了。
随着母亲一刀下去,那只公鸡脖子上顿时鲜血直冒,扭曲了的身体在院子上空做抛物线运动。跃起,跌落,再跃起,再跌落,反复几次后就耷拉着脑袋瘫在地上,院子地面上留下它垂死挣扎的腥红血迹。
老王胆小,每次母亲杀生,他都躲在门后探出脑袋看,看鲜活的生命在几分钟里消失。心里有恐慌,但对有点残忍而血腥的画面却充满了好奇。
一次他看着母亲在院子里杀鸡,他照例躲在门后偷窥。不过那次意外却发生了,那只鸡似乎发现了躲在门后的老王,甩着满身的鲜血跳到了屋里。老王吓得魂飞魄散,跺着脚哭着在屋里乱跑,屋子里乱成一团,慌乱中老王被凳子绑到,头被重重地磕在铁炉子上,磕出了一条很深的口子。后来还去卫生院缝了好几针,到今天,头上受伤的地方成了一小块毛发不生之地。这算是一次记忆犹新的“偷窥风波事件”,随着年龄的增长,老王看到血腥的场面都还心有余悸,他觉得每个生命都要被尊重,让他对生命有了敬畏感。
母亲把躺在地上奄奄一息的鸡拎起来,来到厨房和大门,边走边把鸡对着房门一碰,鸡血就洒在房门上。老王对母亲的这一举动很迷惑,后来母亲告诉他这样做是用来辟邪的,因为牛鬼蛇神最怕的就是鲜活的血。
母亲知道老王最喜欢吃她做的大盘鸡。这也算是母亲对老王的犒劳。
母亲把鸡扔进滚烫的开水锅里,抓着鸡爪子就那么几个来回,捞出来后就开始趁热拔毛,几分钟后一只一毛不长的铁公鸡就躺在了盆子里。
这只鸡养快一年了,足足有一大盆。母亲都想好了,一半炒着吃,一半炖着吃,炖点汤给老王补补身子。
老王回来的时候已经到中午了。母亲已经把大盘鸡的食材都准备好了,老王一进门,她就把鸡肉下锅了。
顿时,一股浓浓的肉香味就从厨房飘了出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