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二,步行去接女儿放学。穿了薄款呢外套,暖意融融。桥上望去,落日正美好,跟远处高楼辉映成趣。
走得慢,十几分钟到校门口。照例在路旁的石球上,稍坐下休息。
五分钟不到,女儿的班级出来了。领头举班牌的小姑娘好眼熟呀,可不就是我家宝贝么!
起身,赶紧掏出手机拍照记录。
老师一般会挑白天表现好的带队,她这是本学期头一回。据她自己表述,表现好在:默写全对,午休没捣蛋,放学整队站得直又安静…
正好是语文延时,语文老师送娃们到门口,就选了她举班牌(感谢老师认可和鼓励)
今日默写内容,是10个二类字注音。老师投影出示汉字,学生在本子上自己写拼音。所谓二类字:会读、会注音、能简单组词…一年级上册,有300个二类字需要掌握。
昨天才教的课文,晚上回家复习,隔天课上就默写。节奏很快。
平时小迷糊的女儿,今日全对,实属难得。得了一颗️奖励小星星,全班仅七八人拿到。
按我分析,原因有三:
一、她今日自己认真,没有马大哈标错声调,书写也基本规范。
️二、早晨复习的好习惯。
除了读会拼音(没要求她写)我们没提前学其他,基本跟着老师进度来。在班里,属于略落后的学生。本着“笨鸟先飞”和强化记忆的原则,早饭后我会安排三五分钟,把当天要默的内容里,薄弱部分再陪她过一遍。今早时间匆忙,她磨叽吃着早饭,我拿来本子,提醒她几个易错的字音。
三、曾经的教培老师当妈妈,一对一辅导自家娃。
今日二类字,有几个走字底的:远、近、还。
我这样教女儿分辨:“还”,不要走了,就还留下吧。“近”,里面是“一斤苹果”的“斤”,所以读“jìn”。“远”,里面是“一元钱”的“元”,发音接近,就读“yuǎn”…(不需要讲解形声字之类,听懂且记住字音就行)
还有个“听”字,也和“近”一起区分认读。
陪她读书时,读到学过的一类二类字(尤其是不熟练的)都会稍微提一下,尽量混熟。
看来,妈妈的辅导效果不错呀,10个二类字都认识了!
……
学海无涯,前路漫漫。陪读路上一件很小的事,记录,共勉。继续加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