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第一节课的内容是“小数的初步认识”整理与复习。我主动邀请几位徒弟来听听(家常课),来了两位。
我以你认为什么是小数?小数是不是“很小”的数?两个问题导入。因为毕竟是初步认识,对小数的定义没有得到什么确切的答案。而对于后一问题,学生在回答中给了我思考,28.5这个数,有部分学生任务只有“5”是小数,而一致认为28是整数。也许是我提问的方式欠妥。最后统一说法:28.5是一个小数,在这个数中的28是这个小数的整数部分,5是这个小数的小数部分。
其次是让学生画出自己心目中的“0.6”,主要有三类:1、把一个长(正)方形平均分成十分,涂其中的六份;2、把一条线段平均分成十分,然后标出0.6的位置点;3、把多个图形平均分成十份,取其中的六份。
在展示各类学生作品后,我出示了数轴图,意在让学生感知一下单位“1”的不同,会出现不同的结果。在探讨完几项不同的情况下,把我单位“1”平均分成了二十份,让学生标“0.6”,大部分学生认为应该在“一半”的右边一格。
我没有做出评判,而是标出0.5,带着孩子们一起数一数,0.5、0.6、0.7……数着孩子们发现不对,怎么到“1”还有那么远,此时就有学生说从“1”往左数四格,又发现离“0.5”很远了,学生陷入了两难境地。
静静思考后,有学生提出应该在0.5右边两格位置,我请他上来标,并把0.1—0.9的全部位置标出,学生看着他的标记“恍然大悟”。
我在此处花了较多的时间和精力,能理解题意的不会超十人,我不知在课堂上,这样的拓展是否有必要,如果有,它的出现频率又是多大?
在教学中,本人容易把知识讲“深”,也许对很多孩子是“不公平”的,但就浅层知识的操练,是否也会对另一部分孩子是一种“时间浪费”呢?如何在公平与浪费之间找到平衡点,这也许就是我苦苦追寻的吧!
课堂虐我千百遍,我依然爱她如初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