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录之类要写观感摘记的确不止从何起笔,由于内容大多独立,每个话题之间的联系性并不那么直观,甚至有些跨度稍大。按照什么样的顺序去表达就有些为难。虽说作者的编排可能有其中意图,但要是完全依照去说,我感觉有些流水,自己的东西没有表现出来,就像是为了考试的笔记一般。所以我将辑一的部分内容摘选排列,稍作调整来写。
写作的标杆
既是写作,那终究有个目的,有个标杆,是为什么而写的。对此,陈老师文中说,
“我们不是为了达到某种标杆写作的,我们本来就想写,这才是为自己设立某种标杆”。
“设立自己的标杆,不迁就世人,不等于不管时代,只为自己写作。你一开始为自己设立的标杆里已经包含作者与受众之前的互动了,没有受众就没谁一开始想表达什么。”
这不是说写作就不该有标杆,不管环境,想怎么来就怎么来,而是顺序问题。我们是先有标杆再写作,还是先写作再有标杆。按陈老师的意思,应该是后者,
所谓先设标杆再写作,应该是通常理解,提笔之前,我便想好是为什么而作,为谁而作。这样的作品,便会不自然地迎合我们设想的对象。而先作之后有标杆,即我们所写的东西,必定是我们想表达的,而所谓的表达,也一定是有设想的对象的,“我们都是在跟别人对话中学会说话的”。所以在我写作之前,虽然没有框定受众,但实则已经默认了。
区别呢?我看来,陈老师所言设自己为标杆,好处在于真切表达了作者所思所想,风骨必现,如绝境幽景,好者趋之而不好者避之。这样的文章极优也极劣。若是先定而后作,为大众而书,自然易读性更强,更容易被大众接受,但其部分独特的思想可能也就舍去了。
我倒不认为孰优孰劣,只是不同文章所需的表达不同、需求市场不同罢了。
哲学之思
说完题外话,回到正题。这里一开始就引入了一个有趣的词——“民哲”。这便感觉这就是广大普通读者,读哲学也好,其他书也罢,只为引发自己的思想,对不对可能无所谓。这与我的想法一致,我们常人阅读,不以之为做学问,不是翻译、校对等等。无非是读个乐,读个感悟,有所得便是极好的。所以以这个出发点去往下看,会更加贴近每个人。
哲学在我这从来都不是什么高深的学问,定然不是看不起他,而是相比于严谨的研究的对象,他更像是一个身边的朋友,总是以不一样的思维方式帮我解决问题。我不研究哲学,漫读会意,所以才有这样的感觉。不过,哲学思考也都来源于生活,本也不是一开始就起点高,令人敬而远之,只是思考的更深了,脱离了问题的表层而去寻本源了。
“本来,你是在琢磨怎样能过得幸福,或者怎样让你女儿过上幸福生活。想着想着,你开始琢磨什么才叫幸福生活。哲学关心的,大致说来,就是何为幸福、何为正义、何为智慧这一类问题,一般说来什么是幸福,而不是具体地问朝鲜人幸福还是美国人幸福——显然是前者喽。不是具体去琢磨怎么让我女儿过得幸福,就此而言,没什么很实际的用处。一般人也会去想何为幸福这样的问题,但浅尝辄止,他有更实际的事情要操心。我想让我的女儿过得幸福,这时候,似乎我已经知道“何为幸福”。但哲学问题是从这样的具体问题来的,你希望女儿嫁个有钱人,这样比较幸福,可她偏要嫁个穷学者,她觉得那样她才幸福,你跟女儿各说各的道理,这时候难免要引到究竟什么算是幸福这样的考虑,是一些确定的条件保障了幸福呢还是依着自己的性子去做才算幸福?这样的思考常被称作“概念分析”、“概念考察”,更少误导的说法是“概念层面上的反思”。更少误导,但有点儿绕。”
寻找问题的根本是好的,是能找出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的,但由于问题的复杂性,一般人很难找出最终的根源,亦或是找出了,它牵涉出了更多的问题等等。问题所涉及的对象的社会性和人倾向于避开能避开的麻烦的习惯思维,思考往往停滞于表层问题的一般答案给出之时。我希望女儿幸福,就是嫁个有钱人还要对她好;或是只要她觉得幸福就是幸福......问题大多在这个层面就停下了,即便在往深点想,也少有人会问道,到底什么事幸福呢?这回让人不禁怀疑,甚至是反感,这有什么实际用处吗?我能想得清吗?倒不如实在一点着手能够处理的了的事。
陈老师后面如是说,
“哲学思考一开始的起点总是我们平常想的事。后来慢慢会离开这个起点。比如,我借钱给一个人,没想到写收据,后来他赖账,我告到法院,法院不支持我。作为行动者,我得想方设法让他把钱还给我,作为思想者,我可能去琢磨为什么明明我有理而法院不支持我,琢磨法律和习俗之间的关系,等等。我从一个具体的遭遇开始去考虑这些问题,但到后来就跟起因没什么关系了,变成穷究道理了。但一方面,穷理若要有意义,它必须跟产生问题的原生情境相联系,虽然随着穷理的发展,这种联系越来越不容易看清楚。”
作为我们普通大众,有哲学性的思考一定是更好的,会让我们看待事物更透彻,解决问题的思路更清晰。还说幸福那个问题,我不断探求幸福的定义固然可以完美的解决我女儿的幸福问题,可是这耗时耗力,甚至会发现其中还有更多复杂的社会问题,倒是我简化幸福为嫁个爱她的有钱人,这个问题可能更容易解决,虽然我不能100%保证这样的幸福是真的幸福,但是在当下的社会环境,已经比较保险了,或者说是能把握住的因素了。可见,大众所应该有的哲学思考,是不流于表面,能发现深层根结,但又不穷理而脱离原生情境的。这样的思考方式,只要读书而有感有思就自然形成了。
人还是更倾向于用科学的数据去分析世界,数据帮我们大力开发世界、利用世界。确实比在友爱的意义上理解世界要来的直接,但这世界也索然无味了。
后面还谈到了增加智慧也增加忧愁,所罗门这层境界我倒是还没有达到,也感触不深,但是陈老师的回答却很有道理,合乎大众的观念。本来普通人阅读不是研究,而哲学又是相对于费神的,我们不以达到多高的目的去看书,不说能得到多少正面的东西,适当的忧愁也是所得,但更不至于读后日日长吁短叹。
“愁也不是坏事,只要你扛得住忧愁。要是快扛不住了,就别读哲学了,去看娱乐节目什么的。不说变得强大吧,说保护、增益元气。你觉得读哲学增益了整个人的元气,就读,觉得气短了,就放下。”
在这一辑最后,摘录两句谈死亡的。这个话题能说和不能说的都挺多的,不同的书籍,不同经历的人都有不少深刻的见解,而听者读者所感有时还大相径庭,避讳的人也不少,往来几次,死亡自然就被沉默装饰上了。
我是经历过大变故的,但是往往这时,又感觉大石难落于笔尖的堵塞感。是文笔不够,也是不想言语。要说自然是要很多话的,杂乱的,会迸发出大量的。而沉默就像一个很长的、光滑而迟缓的逆斜坡,多少黑色的涌流,都被他吸走能量而无奈原路退回。
“在生活中大家对死都避而不谈,但是死又是唯一可以确定的事情,我们谈的所有事都没有死亡这么确定。”
“我想我不是特别害怕死亡。我倒是比较怕等到死亡真正来临的时候,没有生命力来镇定自己,这是比较可怕的。”
情绪收在这里感觉也不错,断断续续划了一些文字出来,说不上很好,有点顺序逻辑上的不舒服,功力还是很差,但好在不是任务而为。辑二再改进。
2021-4-20 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