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里仁篇

作者: 洛辰读书 | 来源:发表于2022-01-01 23:36 被阅读0次

第二十三节:遵守规则,是做人的基本。

原文: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

译文:孔子说:”一个人过分的节俭或者过分的约束自己,都会犯错。“

解读:这句话有两种解释。

一种解释是说,以约失之,过分的约束自己。作为这句话的延伸,或者说以奢失之,等等。

孔子想要表达的是,一个人如果太过于放纵自己,犯的错误可能会更大。而如果一个人约束自己,犯的错误,可能会比较小。而孔子追求的境界是一种中庸之道,舒服,惬意,不使劲的状态。但是如果你做不到这种状态,那么约束自己的行为,会更好。

这句话所表达的并不是一个完美的境界,能够达到孔子的那种舒服,惬意的境界。如果暂时做不到,那么你可以先约束自己,让自己不会那么容易的犯错误,这是一种很好的约束自己的一种方式以及方法。

所以以约失之,约束自己的行为,会让自己的行为少犯错误。

第二十四节:行胜于言。

原文: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译文:孔子说:“我希望自己做一个君子,能够少说话,多干事。”

解读:你是要做一个行动派,还是一个理想派?

这句话的核心就是,让我们说话少一点,夸夸其谈少一些。多一些行动,多一些事主义,行动力要强。

清华大学的校训,就是行胜于言。

其实这样的做法是有心理学的依据的。在《刻意练习》与《掌控习惯》两本书里,都提到过一个现象。老师讲两组学生分成两组,教他们摄影。一组的要交的作业就是你要拍足够多的照片,拍的越多,你的成绩就越高。第二组,只需要交一张照片,选择一张最好的照片。

第一组的学生天天拍很多照片;第二组的学生就琢磨,看理论,分析摄影技巧,欣赏别人拍的作品,他们很少拍照,作品数量不多,只能选择一张最满意的照片,如履薄冰的交上去。

交上来之后,把两组的照片打混,几乎所有的优秀的照片。都来自于第一组。为什么呢?就是因为有着大量的练习,大量的实践。

这就叫做:“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一天到晚坐在哪里讨论一件事,理论在丰富,观点在先进,不如自己亲身实践一次。实践一次之后的感觉,你会发现很多问题,同时你就可以做针对性的改进了。

少一些高谈阔论,多一些实干。你会发现你的成长速度会比别人更快,也更高。很多人就批判宋儒,他们整天坐在一起,高谈阔论,一直在进行理论的研究与讨论,双手袖口一转,就开始讨论起来了。面对国家的灭亡,我愿意跟随国家去死。你说他们是好人坏人?不好评判,因为这件事对于他们而言,他们也没有做什么坏事,但是也没有干什么实事。

这件事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牛顿和莱布尼茨。

牛顿和莱布尼茨,两个人是一辈子的敌人。牛顿不爱说话,用一个又一个的物理学研究不断地震撼世界,总是提出各种各样深入的、令人惊叹的理论和方法。

而莱布尼茨是一个外交家,喜欢参加各种宴会,以及参加各种各样的舞会,到处高谈论阔。虽然莱布尼茨是一个很了不起的人,但是跟牛顿比起来,还是相差很远的。

这给了我一定反思,我就在反思自己最近的学习与行动。是否太过于理论的学习,而缺乏实际的行动了呢?但是学而不思则惘,死而不学则逮。其实我感觉,两者之间要保持一个适当的度,符合中道,学习理论知识固然也重要,但是实践也同样重要。所以,要平衡这两者之间的关系。虽然自己没有向莱布尼茨到处高谈论阔,但是也一直在致力于学习更好以及更棒的知识理论来指导自己的行动以及行为。

但是自己目前的状态更多的是偏向于理论的学习,而缺乏行动的指南。所以,当有一个想法,先去执行,在执行过程中去改正,去纠正,这就是做一个行动派的必要条件之一。

相关文章

  • 论语里仁篇

    第九节:不惑于外物。 原文: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译文:孔子说:既然立志于道,就不要为自...

  • 论语里仁篇

    第十一节:什么是君子的格局。 原文: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译文:什么是怀,怀揣着,内...

  • 论语里仁篇

    第五节:仁是一种舒服、惬意的状态。 原文: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

  • 论语里仁篇

    第七节:从一个人犯的错误,看穿这个人。 原文: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译文:孔子说:“不同...

  • 论语里仁篇

    第七节:从一个人犯的错误,看穿这个人。 原文: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译文:孔子说:“不同...

  • 论语里仁篇

    第十二节:为什么有人越有钱,越不幸福。 原文: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 译文:孔子说:“当你唯利是图,就会产生...

  • 论语里仁篇

    第十三节:礼是一个国家治理的核心,同时是快乐之源。 原文: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

  • 论语里仁篇

    第十五节:孔子的哑谜。 原文: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

  • 论语里仁篇

    第十九节:陪伴的重要性。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译文:孔子说:“父母在的时候,就不要远行了,如果要...

  • 论语里仁篇

    第四节:美好的目标,会让我们成为美好的人。 原文: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译文:恶有两种读音,读音不一样,...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语里仁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joaq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