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次看《平凡的世界》是在读书时,每晚下了晚自习,就躲到被窝里打着手电筒看。
因为感动,常常看得泪流满面,每晚都要熬到半夜三更,怕影响第一天上课才不得不睡,熬了一个星期才看完。
感觉疲惫不堪,眼圈发黑,调整了好多天才逐渐恢复。
我只是一个读者,几天时间便熬得精疲力尽,可见创作者所耗费的心血。
看《平凡的世界》没多久,又看了路遥先生的创作随笔《早晨从中午开始》,我便明白了他为什么43岁就去世了。
最主要的原因是创作的艰辛,大量消耗了他的生命。《平凡的世界》从75年开始创作,到85年完成,十年的时间,他作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到处收集素材,亲自体验生活,日复一日坚持写。
他在《早晨从中午开始》里写到:“写作整个地进入狂热状态,身体几乎不存在,生命似乎就是一种纯粹的精神形式。日常生活变为机器人的性质。”这简直就是不疯魔不成活。
他说:“通常情况下,我都是在凌晨两点到三点左右入睡,有时甚至延伸到四到五点,天亮以后才睡觉的现象时有发生。”这样高强度的工作恐怕铁人也会垮掉。
其次的原因是因为疾病。他抽烟特别厉害,“午饭前要连抽三五支香烟,工作时一天抽两包烟,直抽得口腔舌头发苦发麻,根本感觉不到烟味如何。”
在创作第二部时,因为生活没有规律,身体严重透支,最后病倒了,吃了百余副汤药,身体略有恢复,依靠精神力量,又继续创作。
殚精竭虑加上疾病缠身,最终他就象一盏熬干了的油灯,油尽灯灭。
路遥先生的去世是中国文学界的一大损失,象他这样优秀的人思想境界很高,看重的是精神上的追求,如我之类平凡的人只能仰望。
有时我想如果路遥先生能活到七十岁,八十岁,那样我们便能看到他更多的作品。43岁早逝,真的很让人惋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