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阳春面下肚,迎接久违了的早起。其实还是蛮怀念有热干面的日子,掐指一算最近的一次吃热干面还是在封城前的第五天,那时也是公司放假的前一天。劲道的面条,喷香的芝麻酱,一勺酸豆角,一撮小香菜,几粒腌萝卜,外加一勺香醋,这是我的口味。来汉多年一直不懂早餐为什么回是一碗既干又结实的一碗面,我这来自西北的汉子从前的早餐也是有汤有水般的温润不知何时也接受了武汉的早餐特色。怀念归怀念但吃着自己煮的面,就这岳父做的腌辣椒,简单的幸福,充斥在着美滋滋的清晨。
早起也不是很早,八点对于在家隔离闷葫芦过日子的我们好像就应该说早。但当我打开卧室门时我勤劳的泰山大人明显有些惊愕,“这么早?”我一时到有些不好意思该如何回答,可能是“额”一声就洗漱去了。晚上听妻子说,儿子早上醒来问“爸爸没有睡觉吗?”
运动,读书,育儿,陪伴家人,这个特殊时期起初是新奇,再是情绪的躁动,当接受了现实。合理的安排居家隔离日常生活,还是有着做不完的事,运动让我不在困顿,读书让我安静,育儿让我在施教中成长,陪伴让家人更亲密,就像开饭前餐桌上的儿子说的“一个也不能少”,是的,这是大中华的美德,人到齐了才可以开始用餐。
2020年我在看一些真正对我有用的书,我喜爱文艺,但我缺乏的恰恰在文艺中很难寻觅,当我把文艺当成一种闲趣后我倍感轻松。寻寻觅觅,我遇到了一本好书《掌控习惯》,同时够得的还有《能力陷阱》《高效演讲》《掌控谈话》。《掌控习惯》已经阅读三章受益匪浅相见恨晚,后续应该一篇整理阅读笔记出来。其余三本还未开封,但也值得期待。
读书是可以感染的,前天妻子在读一本书,并且很用心,儿子看父母手不释卷便将自己所有的书摊开在沙发上有模有样的看着,由于临时在姥爷家没有太多的书独立阅读,当日便给了一本适合他的书,今天到货,那由衷的欢喜只有跳跃才可以抒发。手捧爱书给了妈妈一个大大的拥抱“谢谢妈妈”。
我验证了一件事,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有效陪伴。半个月的朝夕相处,儿子最大的变化就是坚强与耐心还有思维模式。作为父亲,最大的表率就应该是坚强并且引导儿子认识到男人应有点责任感与保护欲。跑步、摔跤、跳跃、枪战等都是父亲亲身投入的游戏让孩子要赢但更重要的是输的起……
我呢一如既往的发挥着特长——优秀的传统文化教育,虽是徒有虚名但在妻子眼中我算的上是个文化人。诗,词,故事,论语……档期已经排到了未来,赶鸭子上架我呢,硬着头皮啃咯!
疫情隔离期,社会各界有条不紊的运作着,不能上班那就按条件在线办公,学校也是,丰富的亲自教学每日必达,不但学有所成同时还凑近了亲情。
年味挺浓,因为天天过年。年前准备着待客的年货——腊鱼腊肉飞禽走兽,一吃就是大半个月,老一辈人常言“吃的跟过年一样”,而今全国除了疫情前线战士外多数都的人都在赶着在年货变质前将其“消灭”。
战疫当道,假若大武汉真有断粮的一天我在堡垒绝对可以坚持的更久一些。前日玩笑戏言,我的泰山大人可是有一冷柜的硬菜呢哈哈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