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知乎上看到一个问题“你每天坚持的好习惯有哪些?”
这个问题大概有150万的浏览量,足以说明大家对于自我改变和习惯培养的关注有多高。
毕竟好的习惯会塑造人,坏的习惯会毁掉人。
我每天也会坚持做一些事,我不知道这些习惯是好是坏,但确实是改变了我不少。
1、每天坚持自我反思。
以前,遇到问题经常希望往悲观里想,甚至觉得自己很失败,每天负能量满满。
从两年前开始写自我反思,一天没断过。这两年是我成长最快的两年,我的内心变得越来越安静,不再因为一些琐事而出现情绪波动,甚至愿意很多事情是可以通过努力达到和改变的。
我的自我反思大概模式是:
今天做了什么事;
今天有哪些收获;
今天哪件事没做好;
我是不是距离自己的目标又进了;
等等。
每天都会在云笔记中自我提问5-8个问题,每个问题尽量控制在200—300字左右,时间控制在1个小时以内。
这个习惯,让我非常受益,我会终身坚持下去。
2、每天运动。
我每天的运动是坚持做俯卧撑和骑行跑步,很简单。
每天早上起来做50个俯卧撑,上下班各骑行40分钟,周末跑跑步。
运动这件事,同样让我改变颇多。
我在两年前,体重接近200斤,随着每天坚持运动,体重也减到了130多斤,完全就像变了一个人一样。
这两年的变化,也让我对很多司空见惯的道理,在认知上变得更深刻起来。
(1)我坚信长期主义,坚信时间的力量。
刚开始的时候,每天做5个俯卧撑都已经是极限了,每天跑500米都费劲,骑行3公里就开始浑身酸痛。
但是我就这么坚持着一点点改变,一点点推进,最终时间发挥出了威力。现在做50个俯卧撑轻轻松松,甚至可以做100个都不至于太累。
跑步可以轻松跑十几公里,这对我以前来说,是完全无法想象的。
(2)微小的习惯,坚持下去,也会发挥出巨大的改变。
很多人都问过我,我为什么一年多的时间,体重能改变这么多,我经常说的是,我就是把一件小事坚持做,做到了极致,就这么简单。
我们经常会忽略一些小事,觉得无所谓。很多事情,的确很小,比如每天读书、每天运动、每天写作,一天两天看不出什么,10天20天也没什么成效,但是如果坚持一年两年,真的会发生非常大的改变。
(3)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一个十年前,一个现在。
经常会碰到有朋友问,自己年龄这么大了,做一件事还来得及吗?
我想说的是,只要你想做,完全来得及。
我自己减肥之前,也没有任何信心,毕竟已经胖了十多年,时间应该是来不及了吧。
但是,我没有因为这些负面心理就放弃,每天坚持渐进性改变和推荐自己的计划,结果就短短一到两年时间,就让我看到了巨大的变化。
如果这两年我没有做,或者中途放弃了,可能也就看不到这些变化了。
不管你想做什么,从现在开始做,坚持几年,总能看到成绩。
你只管努力,剩下的交给时间。
3、每天读书。
我现在每天都会坚持读书,哪怕再忙,也会坚持读30分钟。
这两年来,我读了上百本书,比我工作十多年来的总和还要多。
通过读书,我学到了太多,让我看到了太多精彩的生命状态和技巧方法。
读书这件事,真的是值得一生去做的。
通过读书,我学到了很多认知经验和道理,也通过书中的方法,努力实践,拿到了一些结果。
通过持续读书,也让我知道,一个人的成长和成绩,跟一个人付出的时间和努力程度,并不是严格的线性关系,而是一个凹口朝上的曲线。
一开始,增长非常缓慢,只有积累到一定程度,才会实现指数级增长。
任何一件事都有成本,如果低于成本线,那么再多努力都不会实现快速增长。
只有达到了一定程度,才有可能达到里程碑,只有达到了里程碑,才会迎来指数级增长。
在前期努力的阶段,因为反馈非常少,成长非常慢,会让人开始怀疑自己,甚至否定自己。这个阶段就是增长懈怠阶段。
看不到奋斗的希望和价值,看不清未来的路怎么样,终究导致大多数的放弃。
实际上,只要多坚持一下,定会出现大的改变。
莲花覆盖一半池塘需要29天,从只覆盖了一半池塘到覆盖全部池塘,只需要1天。
也就是说,前面29天的努力,只为了最后一天的爆发。
一开始看似缓慢的成长,实际是未来爆发的初始积累阶段,但是这个阶段还非有不可。
不经历开始的低谷和折磨,怎么能迎来后面的跃迁?
人不能只看到眼前,必须要有长期主义。把眼光放长远,不要在乎一开始的得与失,只要勤勤恳恳努力,终究可以迎来春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