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做到知行合一的人才称得上信仰:
我知道高考,不过没什么感觉,毕竟自己是一个连小学都没有毕业的人,没经历过那样的场面,人山人海,有学生,有家长,有交警,有城管,有保安,有便衣,还有各种兼职到现场干活。今天又到了每年高考的一天,我也在现场做兼职,下午听到几个家长在聊信仰,我不是基督徒,不过有看过《圣经》,便也过去聊几句。一个大姐说,他们信教的家庭关系都很和睦,离婚很少,不会去嫉恨别人,干涉别人,不会对人说三道四,对人胡说八道等等。这个家长说的人属于《圣经》里面形容的义人,就像孔孟之道形容的君子,当然有这样的信徒,我认识的一些网友就是信教的,他们帮助人很积极,都是出于无私,不计较回报,普通人的所作所为都是利益,像是做生意。曾经那些年帮助我的人就有基督徒,都是网友,有东北的,有河南的,有云南的,有杭州的,有北京的,他们知道我需要帮助,所以义不容辞,现实中遇到的人都觉得我没有利用价值,连交往都不愿意,还奢望他们会搭救我吗。所以我在现实一般也不愿和别人深交,免得自取其辱,很多人也是做足了小人,多少是看到我已经年过四十,这辈子不可能会翻身。
家长又说到其他假信仰的人,嘴上说自己信什么,日常生活结果又是唯利是图,嫌贫爱富,对人说三道四,落井下石,欺负老实人等等恶事丑事。这样的人也确实存在,而且很多,从小到大我就见证了很多这样的人,心术不正,多行不义,又很厚颜无耻。大多数人都是普通人,无论是《圣经》里面形容的义人,或是耶稣般的殉道主义,或是儒家主义形容的圣人,或是道家憧憬的无为世界,或是佛教的菩萨心肠,这些气象的实现都是非一般的人才能做到,普通人的修为和思维是不可能达到的。元代杂剧《赵氏孤儿》里的程婴用自己的儿子替换赵家骨肉,他这么做足以证明他是一个国士,可国士不多,大多数的人都是寻求自保,不惜牺牲别人,更不愿去触怒强势。佛教故事里有佛主割肉喂鹰,能做到的人又有几个,自私自利的人很多,有时候父母兄弟都会决裂,何况别人。古代发生过易子而食,在形势所迫之下,牺牲的取舍就容易体现出来了,大家把自己家的孩子送给别人吃,又吃着别人家的孩子。孟子思想有杀身成仁,君子烈士都能做到,普通人谁能做到,刘邦没做皇帝的时候,他也是一个普通人,为了摆脱追兵,不惜把儿女踢下马车。大多数人既然都是普通人,那他们也就很平庸,只求吃好喝好,不愿参与什么救亡图存,什么抛头颅洒热血。
家长说教的时候很激情,有些激动,我不敢反驳,怕对方不理解我的话会觉得我是在攻击她的信仰,然后会更激动起来。旁边有些人听不惯就走开了,我没有走开,我也读过《圣经》,但是没教徒读的仔细认真,可能是因为自己不是信它的人。我读书属于一种求知,不求知怎么让自己有知呢,其实普通人是很难理解教义的,无论什么宗教,大多数都像是在做生意,虚有其表,沽名钓誉。比如某个公司老总,他喜欢在自己的办公室里面放一些书籍,其实他一本也没读过,也读不懂,在办公室里摆放书籍只是让生意伙伴觉得自己有学问,或是挂一些匾额。圣人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没文化又冒充自己有文化,还利用文化骗人,这样的人在孔孟眼里就是斯文败类。在酒桌上,大多数人喝酒的时候都喜欢说大话,如哪里关系硬,哪里有人,拍着胸膛说有事找我,等真的有事了,去找他时他却无计可施,毕竟酒桌上的话很多都是戏言。《中庸》里面多次讲到诚,现实中大多数人都是油腔滑调,口是心非,阴阳怪气,没有一点真诚。比如大家习惯说些客套话,如说到我家吃饭,有空过来找我玩请你喝茶等等,这些都是客套话,不能当真,如果当真过去了,别人只能临时准备,富人无所谓,准备起来也很快。经济差的人也跟着说客套话欺骗感情,万一别人真的来了,就会浑身不自在,如某人不好意思对朋友发火,便故意拿老婆发火,朋友只好说有事先走了,心理想自己真是自讨没趣。
真正的信仰是建立在知行合一,这些在很多基督徒身上就能看到,他们不仅懂得《圣经》的内容,日常生活还很积极实践,乐于助人,或是精神鼓励,或是物质帮助,真做到了知行合一。先儒的色彩也是如此,一个人先要好学,然后才能有学,等有了学问就要把自己所学的传习给别人,传的不仅是学问,还有德行。很多人没有阅读过经文,连戒律都不懂,就自诩自己是信徒,还大放厥词,对别人搞人生攻击,好像全人类都不懂就他懂,这样的人当然不是真有信仰的人。小时候在农村,一些人很迷信,也会积极去土地庙、山神庙里烧香,这些不是白白供奉的,是有条件有目的的,那就是求神灵保护自己家能发财,或有其他方面的诉求,所以他们的奉献其实是在贿赂,属于一种交易,是在腐化神祇,或者说这些神祇就是这样的,谁供奉自己就保护谁,像是黑社会收了保护费。一些则是觉得运气不好,这才想起了烧香,这就是临时抱佛脚,这也是一阵子的殷勤,过段时间觉得没什么大碍了,便又忘记了供奉,所以这样的人也不是真正的信仰者。最可怕的就是一些人,也会积极烧香,结果因为一点小事就寸步不让,对人凶神恶煞,或是私底下对某个人说三道四,或是冷嘲热讽,幸灾乐祸,这样的人也不属于有信仰的人,都是欺世盗名的恶棍。
大多数人只重视仪式,不看中修行,这就是人与人的区别,注重仪式的人像是张冠李戴,注重修行的人像是舍生取义,大多数的人都是普通人,能做到知行合一的人不多。一个人如果习惯对他人冷嘲热讽,或是胡说八道,或是谩骂,或是诅咒,或有嫉妒心,有贪欲,对弱势穷凶极恶,对强势摇尾乞怜,对别人的苦难幸灾乐祸,但凡有点肮脏心,暴戾心的人,他们都不能算是合格的信仰者,因为他们个人的私心大于信仰,那些私心阻碍了他们信仰的发展,私心会让人的信仰模糊、混乱,最后容易离经叛道。道家思想有厚德载物,上善若水,先儒思想有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佛教思想有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地藏王也说过“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大多数人都是普通人,有衣食住行的忧患,让他们去实践真理他们也没有那样的能力,信仰的维持也不是普罗大众能做到的,需要有一定的财力或是有一定影响力的人。吕不韦他是贵族,所以他能纠集食客们一块著书立说,便有了影响后世的《吕氏春秋》,战国四大公子也豢养了成千上万的食客,却没有朝著书立说这方面发展,不过是维持了口腹而已。我没有宗教信仰,我所推崇的道家文化它仅仅是哲学,它不是宗教,道教是宗教,道家没有偶像崇拜,所有的宗教都有崇拜,又习惯把其他的视为异端,甚至极端化,恐怖化。(2022年6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