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去参观澳门茶文化馆,看中葡双语介绍,发现葡萄牙语中的茶就叫chá, 而英语称tea,与英语发音相似的语言也很多,例如:德语的Tee,发音基本和英语一样;西班牙语是Té,法语是Thé,意大利语是Tè,都差不多。为什么同是欧洲老牌国家,词源差距这么大呢?这不禁引起我好奇。经过一番查阅发现,发现这是非常有趣的经由商贸带动的语言现象。看看茶是如何在全世界传播的,就可以清楚地了解在“全球化”成为一个广泛使用的词语前,全球化是如何运作的。读音与cha相似的词语,是沿着丝绸之路通过陆上传播的;与tea相似的词语,则是由荷兰商人通过海上传播的。
茶这个字在中国不同方言中写法一样,但读音不同。在今天的普通话中,它读作chá,粤语中的发音也类似。但在沿海省份福建所使用的闽南语中,这个字读作te。
荷兰人在17世纪成为了欧洲和亚洲之间主要的茶商。荷兰人在东亚主要使用的港口位于福建和台湾,这两个地方的人都使用te的读音。荷兰东印度公司向欧洲大规模进口茶叶,这让人们有了荷兰语中的thee,法语中的thé,德语中的tee和英语中的tea。
但最先到亚洲的并不是荷兰人,而是葡萄牙人。葡萄牙人进行贸易并不是通过福建,而是通过澳门,澳门使用的是粤语,就是Chá这个发音。这就是为什么葡萄牙在欧洲是一个例外,葡语读Chá。
葡萄牙人早在1513年就登陆了澳门,凭着要晒干货物的由头登岸,并找各种借口留了下来,开始做贸易,并发了大财。后来到了17世纪荷兰人也想登陆澳门,被葡萄牙人和澳门本地人共同打退,当时他们认为是圣保罗保佑了他们,并因此建成了大三巴教堂️。荷兰人没办法,转而在台湾福建一带登陆,于是有了后面关于茶的贸易与两种不同的关于茶的名称传播的故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