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简单最高效的时间管理方法
第一次听到番茄工作法是2017年8月份,在一次关于时间管理的微课中。当时的印象就只有一个点——用25分钟专注一件事,完成后,强制性休息5分钟。
兴致勃勃打算实践,发现竟无从落地。对于我这种有选择综合症的人来说,满屏的番茄工作法软件,如何选择也是个大问题,索性就搁置了。
直到后来,我听了龙兄《跟高手学时间管理》系列课程中的《番茄工作法图解》精髓解说,才知道,原来有一本书专门系统的介绍了番茄工作法,而且我第一次听番茄工作法的时候,并未对他了解全面,以致实践起来难以落地。接下来,我将以《番茄工作法图解》为基点向大家详细介绍番茄工作法以及自己的使用心得。
一、番茄工作法的由来
什么是番茄工作法?简单说,就是列出你当天要做的事,设置25分钟闹钟,然后从第一件事开始行动。此外还要有每日回顾、做每日承诺、控制中断、预估要花的番茄钟等。
《番茄工作法图解》的作者是瑞典人诺特伯格。他不是番茄工作法的发明者,而是番茄工作法的重度研究者,爱好者和实践者。
番茄工作法是由弗朗西斯科·西里洛于1992年创立的,那个时候他还是一名大学生,也因为自己常常不能集中注意力,而感到十分痛苦。有一天,他对自己说,我就看一看,我能不能专心致志的学习十分钟?于是他找来一个厨房计时器,为自己设定了10分钟的倒计时,结果发现自己竟然能专注的学习了。慢慢地,他将这样的方法不断优化发展,最终创立了一整套高效实用的工作方法。因为他使用的厨房计时器是一个番茄的样子,所以他把这套方法命名为“番茄工作法”!
二、番茄工作法的优点
■减轻时间焦虑
■提升集中力和注意力,减少中断
■增强决策意识
■唤醒激励和持久激励
■巩固达成目标的决心
■完善预估流程,精确地保质保量
■改进工作学习流程
■ 强化决断力,快刀斩乱麻
三、番茄工作法的具体步骤
1. 制作“活动清单”表格
■列出最近要进行的活动,随想随填,不用排序。
■同一张“活动清单”表格可以用很多天,增加新的活动,划掉已完成的。
2. 制作“今日待办”表格
■从“活动清单”中挑选出打算在今天进行的活动,填入“今日待办”表格。
■“今日待办”表格是在时间段限定内的承诺。某件事你今天不打算做,就别把它填进去。在这张表格中,只让自己看到今天可以达到的目标。
3.开始工作
■ 在“今日待办”中选择一项最重要的活动
■启动番茄钟,时间设定为25分钟
■开始工作,直到番茄钟响铃
■在“今日待办”表格该活动右侧标一个×
■ 休息片刻(3~5分钟)
■开始下一个番茄钟,继续工作,直到完成这项活动,在“今日待办”表格上划掉它
■ 每四个番茄钟后,多休息一会儿(15~30分钟)
休息的时候思考下一个番茄钟的工作是不允许的。不要打重要电话,不要写重要的电子邮件。让大脑充分吸收过去25分钟的脑力激荡,让自己彻底放松,即使当下仍觉得自己有精力继续工作。
4. 记录
■记录任务的完成情况
主要统计在完成某项任务时,总共使用了多少个番茄钟。
■记录工作时的中断情况
①内部中断:工作中,自己内心会产生一些想法,从而打断我们的工作。
策略
应使这一类中断清晰可见,每次你想要做其他活动,在要记录当前番茄钟的×位置旁边画一个撇号(')
在“今日待办”表格的“计划外紧急”区域记下这项活动,今天完成
或在“活动清单”表格中记下这项活动,改天完成(标“U”代表“计划外”,如需要还可写上最后期限)
再接再厉完成当前番茄钟,直到番茄钟响铃
②外部中断:因为别人干扰而打断当下的番茄钟。
策略
应使这一类中断清晰可见,每次有人打断你的工作,在要记录当前番茄钟的×位置旁边画一个减号(-)
采取“告知-协商-回电”策略与中断者沟通
应用与前述内部中断相同的步骤,记下相关活动,继续完成当前番茄钟
多数看似紧急的外部中断,其实可以推迟25分钟或2小时(4个番茄钟)再来处理
番茄钟期间,可以关闭电子邮件和即时通讯软件
5.评估和计划
■回看以往的待办清单
看看为自己设定的每项任务,都需要多少番茄钟来完成。如果一项任务所需要的番茄钟大于7个,就说明你为自己设定的任务太复杂,需要把下一次类似的任务进行拆分。
■分析以往工作中,哪个时间段最容易被中断
。那么在这个时间段尽量避开使用番茄钟。
■尝试预估自己需要完成任务的时间,再和实际的结果进行对照,慢慢学会对于时间的精准把控。
四、番茄工作法的使用规则和技巧
番茄钟具有原子性不可分割
如果一项活动要花费超过5~7番茄钟,则应拆分为更小的活动
如果一项活动的花费不足1番茄钟,则可与其他活动合并
一旦番茄钟启动,就必须走到响铃
下一个番茄钟会更好
番茄工作法不要用于假期和休息期间的活动,好好享受生活!
五、个人心得
时间管理的方法有很多种,或难或易,既然是方法再难都可以通过学习获得。那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在时间管理的门外徘徊呢?我个人认为有三堵墙挡在了我们前面。
1.情绪
放在第一位的,也是最难对付的——情绪。为什么这么说呢?相信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体验,当跟伴侣吵架、被领导批评、考试没通过的时候,各种负性情绪袭上心头,此时也许工作都想撂挑子不干了,哪里还有心情通过时间管理方法来规划践行自己的生活。我想大部分人都是被自己的情绪所左右,而非能掌控自己的情绪,我就是前者。
学会掌控自己的情绪也绝非易事,不然市面上也不会有这么多的身心灵课程出现。但我们至少可以保持一份对自我情绪的觉知,知道各种情绪的存在,学会和情绪相处,而非消极抵抗。关于这一块,我还挺推荐大家学习静坐冥想的。
另一方面呢,问自己为什么要学习时间管理?比如当我心情再糟糕的时候,姿含书友会该准备的讲稿,约定的分享课题我依然会坚持完成,因为这是我对自己的一份承诺。所以明白自己为什么学习时间管理,至关重要。
2.习惯
好心态决定好行为、好行为决定好习惯、好习惯决定好性格、好性格决定好命运。想学习时间管理的人,一定都是想收获一份好的命运。然而习惯要是能轻易改变,也就不会有那么多想成功而没有成功的人。使用番茄工作法,就是一个改变自己不专注、做事无主次、不注重劳逸结合等旧习惯,建立专注、高效、高品质生活习惯的过程。难吗?难!尤其是初期,一不留神,又被拉回到过去的舒适圈。容易吗?容易,只要你愿意坚持,哪怕慢一点。
也只有在使用的过程中,我们才会将他磨合成适合我们的样子。怎么说?比如有大把空闲的人,本身专注度就高的人,他们可以将一个番茄钟的时间设置为30或者40分钟。而注意力容易不集中的人,空闲时间少的人(比如宝妈),他们可以将一个番茄钟的时间设置为10或者15分钟。
总之呢,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改变习惯,最终也是一个时间的累积。大家都知道21天可以建立一个习惯,不知道的是其实他还需要1到3个月的时间来巩固。
3.行动
关于这一点我想不用我多说,我们知道的再多而不去行动,那也仅仅只停留在知道的层面,于我们本人可能没有多大关系。解决了情绪和习惯两堵墙,行动就成为了自然而然的事情。
备注
关于番茄工作法的软件,输入关键字“番茄”会出现很多,大家可以自行选择适合自己的。我用的是“滴答”,类似的还有“潮汐”,“番茄ToDo”,“番茄自习室”,“番茄任务”,“极简番茄钟”。
关于《番茄工作法图解》就分析到这里,感恩大家陪伴姿含一起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