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的天老爷儿,还阳光明媚,把大街小巷都照得欢天喜地的呢。
今天,老天爷大概是心情不爽。
“呱哒”一声,便撂下了脸子,飘了一整天的牛毛细雨。
挂在衣架上的短袖T恤,看来这几天就得洗洗入柜了。
小区物业不仅把供热公司供热前的试水通知单贴在了各个单元的入户门上,还把试水通知,搬到朋友圈和社区网格群里。
每年一看到供热公司的试水通知,家家户户的男女主人可能都会竖起耳朵,无时无刻都好像雷达似地搜寻着脚丫子下面的地热管子里传出来的水溜儿声。
中秋节一过,大东北的地面儿上,基本上就看不到几个穿短袖的人了。
冷不丁地窜出来一个半袖打扮的人,旁边的人,都替这主儿上下打起了牙帮骨。
人们不约而同地会从衣柜里拿出来厚实一点儿的秋衣。
对了,有些人早就不把秋衣叫秋衣了,在他们嘴里出来的秋衣叫卫衣。
大概也没有人计较,更不会去追问这个“卫衣”是从哪里得来的出处。
如果不出意外,他们的爷爷、祖爷爷、祖祖爷爷都不会管秋衣叫卫衣。
如果真的有穿越,人人能穿越,再赶上阴历十月初一寒衣节那天,爷爷们在另一个世界需要添一件秋衣的时候,“卫衣”这辈人,可能都不一定能整明白送个啥。
一大早起来,就看到一则让人哭笑不得的消息。
“卫衣”一族的一个十八线小艺人,在某机场弄出了一出自编自导自演,最后还演砸了的闹剧。
本来就没什么人认识,也没什么人知道这个十八线小艺人究竟演过什么作品,至于在什么戏里露脸过什么角色,就更不得而知了。
但还是在帽子口罩和秋衣,对了,他们管秋衣叫“卫衣”的全副武装下,认认真真地来了一场“小牌大耍”本色出演。
现场的人并不多,拍视频并把视频传出来的人,也比较安静。
现场的状况并不复杂。办理登机手续的人都在低着头,各忙各的。丝毫没有搭理旁边任何人的意思。
一个十八线小艺人的随行人员的架势可就不一般了。
用舞舞喳喳来形容、一点儿都不过分。
对着机场工作人员口气不耐烦地不断发问:“可以了吗?可以了吗?”
而那个在一顶大黑帽子的遮盖下,已经基本看不出姓别的小艺人,在旁边一直用一只手按压着帽子,全程无反应。
如果好好信儿,网络上根本不用使劲儿,只要轻轻一搜,就可以搜出一大“嘟噜”类似这样的剧情。
如果你再好好信儿,翻看一下那些卖衣服主播的节目,她们会把某某艺人机场必备的遮身盖肉的某款卫衣大书特书,毫不避讳。
不过,听惯了,也穿惯了这种厚衣服的俺,还是更习惯“秋衣“这种叫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