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创作能力的高低,决定于两个方面:一是先天禀赋,一是后天努力。
先天禀赋不起决定作用,起决定作用的是后天的努力,这里单说后天的努力。
对于创作来讲,后天的努力包括很多,本人认为,写日记便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如若要提升自己的创作能力,天天坚持写日记,日日坚持写日记,是一个行之有效、立竿见影的好习惯、好作风。
写日记,之所以有助于提升创作能力,是由日记的“日日记、天天记”的时间和篇数特点所决定的。俗话说得好:“日记,日记,天天要记,日日要记”,写日记,就要有很好的坚持性,坚持天天写日记,日日写日记,天天写一篇,日日写一篇,不怕提升不了创作的能力!因为创作便是在无休止的训练中慢慢提高的,日记这种天天写,日日写,天天写一篇,日日写一篇的风格和特色,不正暗合了无休止的训练吗?因此,写日记是提升创作能力的一个重要渠道。况且,有时候,日记并非只是一天写一篇,一日写一篇,需要的话,题材多的话,一天可以写两三篇,三四篇,甚至更多篇,一日可以写两三篇,三四篇,甚至更多篇,如此这般,创作能力提升不了岂非怪事!
写日记,之所以有助于提升创作能力,是由日记的题材特点所决定的。写日记,还有一个特点,便是什么都可能发生,什么都可能出现,什么都可能遇到,什么都可能想到,什么都可以写,日记,日记,便是写一天之中的所言、所行、所见、所闻、所经、所历、所感、所想的,一天之中,我们的所言、所行、所见、所闻、所经、所历、所感、所想,太多太多,可以称之为一个巨大无比的材料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西方有一部伟大的长篇巨制,仅开头写“我”躺在床上的所想,剧然长达三十多页!可见,仅写我们的所想,亦是大有可为,大有写头!再加上所言、所行、所见、所闻、所经、所历、所感,更是题材众多,内容庞杂,更是大有可为,大有写头!说没什么可写,没什么值得一写,未免太过勉强!
再说,天天写,日日写,周周写,月月写,年年写,长期下来,哪种题材的都可写到,哪种内容的都可写到,创作能力提升不了是不可能的!
写日记,之所以有助于提升创作能力,是由日记的篇幅特点所决定的。写日记有一个原则,是“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只要甘做一个有心人,甘做一个勤奋者,天天都有话可写,天天都有长话可写,因此,长期坚持写长话,长期坚持写长篇幅的东西,不是不可能,而是大有可能,长此以往,创作能力的提升不可能是一句空话!
写日记,之所以有助于提升创作能力,是由日记的写作特点所决定的。
日记,只不过是日记,仅此而已,并无什么体裁、结构、语言和手法等方面的太多限制和过于苛刻的诉求,在写日记的过程,根据不同的写作意图、动机、题材,可以釆取不同的写作方法,长期坚持写下来,不同体裁,不同结构、不同语言风格,不同写作手法,可以涉及到,都可以运用到,临了哪种体裁的写法都可以驾轻就熟了,哪种结构的写法都可以驾轻就熟了,哪种语言风格的写法都可以驾轻就熟了,哪种手法的写法都可以驾轻就熟了,创作能力的提升当然随之实现了!
所以,从总体来看,写日记,既有大量的时间和篇数做保证,有众多的题材和庞杂的内容做保证,有长篇幅做保证,有各种写法做保证,提升创作能力当然不可能无保证!只要敢于花大量的时间和气力去写,只要敢于开拓,敢于创新,敢于探索,敢于实验,借写日记之名义,达到提升创作能力之最终目的,是可以实现的。
最后,本人想以一首诗作结。唐代大诗人王维写过一首五言绝句,名曰《相思》,诗云: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如若文学,是我们千万里要追寻的在水一方的若有若无若隐若现的神龙见首不见尾的伊人,那么,通过“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的修炼,登上文学之圣殿的道路之一,便是多釆撷“红豆”,这“红豆”便是日记,釆撷“红豆”,便是写日记,多釆撷“红豆”,便是多写日记,天天坚持写日记,日日坚持写日记,不过,写日记,远非釆撷“红豆”可比,釆撷“红豆”,几枝即可,写日记,可几篇不行,得坚持写几十年,一辈子,因为提升创作能力,事关重大,乃是一项十分复杂而艰巨的文化工程,亦是一项十分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要想完成这一伟大工程,得付出巨大的代价,做出巨大的牺牲,方有希望如愿以偿!方能历经坎坷,历经仓桑,历经“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式的修炼,即釆撷“红豆”行动,即坚持天天写日记,坚持日日写日记,坚持写几十年,写一辈子,最终功夫不负有心人,伊人现身并光顾了他,有心人终于天遂人愿,抱得美人归,以解相思之苦,思念之渴——最终登上了文学之圣殿,戴上了文学之桂冠,了却了自己多年孜孜以求之心愿,实现了自己终生奋斗之价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