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 子曰:“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
【译文】孔子说:“神鸟凤凰没有飞来,黄河也没有图画出来,我这一生也将要完了吧!”
【我的收获】
凤鸟:凤凰,龙、凤是中国古代文化的标志。
河图:传说,在黄河中出现一条龙,龙变成马,马背上背了一个图案。伏羲就是按这个图案,画成八卦,成为《周易》的来源。
上述二者的出现,代表圣贤显灵,天下太平。
孔子发出此感叹时,已是71岁古稀之年。孔子一生致力于复兴周礼,曾冒着生命危险,周游列国,游说各国诸侯贵族,但收效甚微。目睹世风日下的社会现状,孔子深感在有生之年要实现远大梦想,希望渺茫。
他不止一次发出这样的哀叹:
推行仁道无望,干脆出国当隐士,眼不见心不烦:“道不行,乘桴浮于海。”
很久没有梦到周公,真是老了呀,周礼何时能恢复:“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比孔子晚出生1000年的陈子昂在《登幽州台歌》中发出过类似的悲怆之音:“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泪下。”
这是有志之士们怀才不遇的呼声,更是忧国忧民的心声。
9·10 子见齐衰者、冕衣裳者与瞽者,见之,虽少,必作;过之,必趋。
【译文】孔子看见穿丧服的人、戴着礼帽穿着礼服的人和瞎了眼睛的人时,他们虽然年轻,孔子也一定站起来;从他们前面过,也一定快步走过去。
【我的收获】
孔子注重的礼仪,显示了一种深切的人文关怀,是发乎于情,有温度的关爱之心,是仁者爱人的体现。
对于着丧服者,行礼致意是表示对死者的悼念,对生者的同情和安慰。对于眼睛看不见的残疾人,行礼致意是对弱者的关心,表达人人平等的观念。
人而不仁如礼何!
克己复礼为仁。
孔子温暖周到的礼,源于他发自内心的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