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中有这样一句话“快快地听,慢慢地说”。
那时,初学心理咨询的我,感到这句话很朴素地折射出了在表达之前要认真倾听的内涵。
在心理咨询中,一般来说,咨询师说话的内容量远小于来访者表达的内容量。但是在表达的性质上,来访者主要是倾诉、提供信息,而咨询师主要是表达理解、反馈,偶尔会有非常少量的指导。
那时,督导老师要求我们在咨询后写出逐字稿。目的是逐句剖析来访者每一段表述,以及咨询师是如何接话的。
我接受了一段时间这样的训练,深感每一句话出口时,都不可随随便便,而要举重若轻。
有些缺乏经验和技巧的咨询师,接话时会出现各种“状况”,比如,直接给对方下了一个结论、直接给对方提出一个建议、询问了一个有些突兀的问题、巴拉巴拉地给对方讲大道理……
而我也曾现场观摩过专家级的咨询师如何做临床心理咨询的工作。尽管他们的咨询风格都不相同,但其共同之处却非常明显,那就是,他们的语言通常都非常生活化、他们绝不讲道理而把多半时间用来倾听、他们谨慎地提问以启发对方的思考。
这样的对话看似是在聊天,其实却是在做“建筑”的工作。心理咨询的对话,是一种对对方人格成长极具建设性的对话。而做这种建筑的工作,是非常需要技巧的。
生活中,我们常有这样的体验:我明明是为他好,为他提出了建议,但是他却不领情;虽然对方是为了我好,但是我就是不愿意听他的话。无论是在夫妻间、亲子间、朋友间还是同事间,这样的情况屡见不鲜。
这些体验背后的原因是相似的:倾听不够、回应也不谨慎。
一个人在所知信息非常有限的情况下就提出具体建议,无异于是盲目自大。
因为我常常这样想,又用来要求自己,这就导致我的话变得越来越少了。无论在工作场合,还是在朋友间,我都不轻易发表意见了。毕竟,写得不好,可以删掉重写。而说得不好,真是令人懊恼无比,根本收不回来。
总得来说,这是利大于弊的。久而久之,我形成了稍微严谨的说话习惯,尽量不说无把握的话。
然而,有时,我却做不到“慢慢听、快快说”,讲话像是从竹筒往外倒豆子一般。
前些日子有几位朋友向我咨询孩子的事,我忍不住“大放阙词”。事先,我把“丑话”都说在前面。
第一,我是以朋友的身份说下面的话,而不是心理咨询师的角色。你若去做心理咨询,恐怕要N次、要很长一段时间、要付出一定的金钱才能解决问题。
第二,我的话里有很多可能是不恰当的,因为时间关系,我仅就自己了解到的有限信息做些反馈。我的话不是绝对正确,所以不认同也是可以的。
这样铺垫完毕后,我就正式开始一番指导性很强的分析和建议。同样也是巴拉巴拉,但是我感到对方并不觉得厌倦。
我想,这是违背了心理咨询的谈话技巧的;好在,我和朋友的对话并不是心理咨询。
我尤其不愿看到的是,那些经济水平有限的朋友不惜花重金进行心理咨询很久,却仍懵里懵懂、弄不清到底该怎么办。
我只有秉持着真诚之心把我所知全部奉告。在这种真诚里,依然是有谨慎的。
我相信,没有谨慎的真诚,要么是愚蠢,要么是虚伪。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