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寥落感。爱因斯坦说,是善、美和真照亮了他的道路,给了他勇气去正视生活。然而在今时今日,这样的话语已无法再让我感动。不是觉得真善美不行,不好,只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各种纷繁复杂的情绪和情感充斥于心间,在生活的复杂面前,真善美略显苍白无力。真善美不再纯粹,或者说是人们不会再有精力去分辨何为真善美,何为假丑恶。这无疑让人感到难受,特别是那些还在追求着纯粹的人,但同时这种寥落感又让人试图找到另一种答案。
生活是混沌的,暧昧的,是不讲道理的,也是讲不清楚的。它隐含的具有某种程度上的绝对权威的巨大覆灭力常常让人止步于理想前门,在即将踏进之时精疲力竭,无奈倒地身亡。这有种宿命的悲怆。然而,这世上从不缺少“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勇士,这些奇怪的人以头抢地,以一种凝固的姿态阵亡于生活面前,背后是如野风蔓草般生长的思想,痴缠于后来者心头,終不得解。
伟大先驱者无比壮烈地接受了牺牲的宿命,留给了后来者勇气和使命,于是又有无数人走上那条老路,重复着牺牲。理想主义者为理想故抛头颅,洒热血的举动让人有种灵魂的颤栗感,恨不能以身相替。可是不够,只有勇气真的不够。这个世界有种不可逆的规律,实现改变的道路上有种不可抗拒的力量在里头,不是勇气所能抗衡的。所以人生是需要讲和的。在与现实斗争实现理想的过程中,你要赢,那你就要试着和它讲和,以退为进。无法否认的是,在实现理想,追求纯粹的路上,你需得用世俗的智慧去与生活周旋。
在爱因斯坦看来,有志同道合者是很重要的。在一个社会转型的时代,年轻知识分子往往会产生巨大的使命感,迫不及待的要参与到推动社会变革与社会进步的进程中。现如今的中国,在繁荣强盛的光环下隐藏着巨大的混乱与阴暗,正处于一个转型期,所以此时的理想主义者其实是在不同领域并肩作战,而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每每读到梁启超和李普曼的传奇,内心总是充溢着无限的憧憬,愈加坚持着理想。越深入新闻,就越了解其中的水有多深,就越懂得如何与现实商量讲和。这并不意味着当初的理想主义已被现实消磨殆尽,只是学会了让理想落地,减少了其中的虚妄与不自量力,多了一份审慎与务实。对于未来已有一定的心理准备,相信在平凡的生活中依然能够坚持对知识的渴求,对原则的坚守。
希望在与现实讲和后,我们能够在社会转型中担当起启蒙者的角色,做鲁迅笔下的“惊醒铁屋子里熟睡者的人”,若不能,我们就搀扶着前进,一步一步抵达我们的所渴望的未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