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蓄象征是一种暗示式的联想描写式的隐蔽象征。文中只出现象征客体,象征意义隐而未见,由读者揣摩获得。
(38)新裂齐纨素,鲜洁如霜雪,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常恐秋节至,凉飚夺炎热,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汉乐府·怨歌行》)【这是托物言情的诗。扇有“动摇微风发”的用处,因而有“出入君怀袖”的恩宠,但是一过了时就“弃捐箧笥中”了。对这首古诗的理解素来曾因象征的不确定性而产生许多不同解释,《古诗源》中称是班婕好哀叹自己失宠而发的诗句;《乐府诗集》中说是臣叹失幸于皇帝的诗句。我们不妨把它理解为旧时处于社会底层的女子对于红颜薄命的凄婉哀叹。】
(39)现在那照例的晨雾把什么都遮没了;就是稍远的电线杆也躲得毫无影踪。……我诅咒这抹杀一切的雾!我自然也讨厌寒风和冰雪。但和雾比较起来,我是宁愿后者呵!寒风和冰雪天气能够杀人,但也刺激人们活动起来奋斗。雾,雾呀,只使你苦闷;使你颓唐阑珊,像陷在烂泥淖中,满心想挣孔,可是无从着力呢!(茅盾《雾》)【将描绘的象征体“雾、寒风和冰雪”与创作的时代1928年及当时的处境——客居日本联系起来,就可以体味出,处于白色恐怖之中,不甘心屈服而又有所追求的人,苦于看不清政治形势,找不到出路之时的苦闷、烦躁的心情,以及追求光明的执著。《雾》全文都用象征手法,政治形势的压抑与雾的沉闷浑然一体,引导读者去遐想深思,体现出象征手法的艺术魅力。】
(40)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诗人通过描绘石灰开采烧制过程,倾诉了自己忠诚、清白、坚强不屈、甘愿为国为民献身的情怀。诗人以石灰作为象征客体,展开联想,将咏物与言志融为一体,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41)早上我问伞:“你喜欢太阳晒,还是喜欢雨淋?”伞笑了,它说:“我考虑的不是这些。”我追问它:“你考虑些什么?”伞说:“我想的是——雨天,不让大家衣服淋湿;晴天,我是大家头上的云。”(艾青《伞》)【这是单一的整体象征。诗人采取对话形式,将拟人化手法与象征手法结合运用,表现了对人生的态度、价值的哲理性思考。语言自然活泼,寓意深刻,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审美情趣去体味伞的象征内涵,获得艺术再创造的美感。】
(42)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这首诗本是用原上草的繁衍不息来象征友人之间的绵绵情谊的。语言通俗晓畅而形象生动,其中前四句已成为千古传唱的佳句。然而由于象征手法是一种“托物寓意”、“托物言志”的表达方式,它的象征客体和象征意义之间是凭借联想联系起来的,因而人们可以从主观感受出发赋予象征客体以新的涵义。这样,前四句就被后人用来歌颂顽强不屈的精神,这也是它得以广为流传的主要原因。】
(43)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诗经·秦风·蒹葭》)【关于这首诗古今解释差异很大。“毛诗”认为这首诗是讽劝国君实行开明政治,求贤尚德的。因而诗中的“伊人”就是政治理想、崇高道德、能人贤士的象征。今人认为这只是一首情歌,抒发了对恋人的追求思念之情,“伊人”的象征意义只是一种美好的感情,或者说是爱慕追求的恋人。古今不同的政治历史背景,形成不同的审美观念和审美情趣。其实在艺术鉴赏中,大可不必这样求实,“伊人”的象征意义,可以是一种美好的感情,也可以是一种理性的追求,诗中反复咏叹和着力描写的,那种对一个美好对象求而不得,可望而不可及,并由此而产生的苦闷和失望感情,本是人们普遍的体验,人们可以因时、因地、因人、因事的不同,对“伊人”这象征体作出各种相异的解释,不必那么拘泥。这可以说明象征意义的多义性和不确定性。】
(44)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板桥《竹石》)【表面看诗人集中描绘的是长在岩石上的竹子,实际是在歌颂坚毅顽强、不怕任何摧残的精神。将这种抽象的精神寓于长在岩石上的竹子中,在读者心目中树立起高大挺拔、刚毅坚强的形象,用以表达主观思想感情,从而激起了读者的共鸣。这正是“托物言志”诗的巨大艺术力量的体现。】
(45)枣下何攒攒!荣华各有时。枣欲初赤时,人从四边来。枣适今日赐,谁当仰视之!(《汉乐府·咄唶歌》)【枣子快要红了,人从四边来了,枣子被摘尽了,谁还仰头看看呢?用咏枣来象征人情冷暖、世态炎凉,将人得志时,世人趋之若鹜,失势时就门可罗雀的世相丑态刻画得淋漓尽致。诗虽短,象征意义却很深,具有浓烈的嘲讽意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