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一开始让人兴奋,美妙、浪漫,有来自社会的支持,然后开始变质,最后变得让人心酸、愤恨和分裂。虽然两个人成为家人之后,彼此之间曾经那么温柔和密不可分。这个过程让人既震惊又难过。
仔细想想,两个人并没有那么大的改变。改变的是从独立到互相依赖——这最终会改变外部的环境。随着孩子的出生和随之而来的责任,感情上、脑力上、社交上、精神上互相依靠的严格要求远远超过了蜜月期的理解和想象。如果夫妻双方共同成长,持续增加的责任和义务会把他们以一种更深刻的方式联系在一起。否则,那最终会造成他们关系的破裂。
值得注意的是,破裂的婚姻中总是有对立的双方,而且他们都认为自己是对的,对方是错的。一般来说,他们还认为自己基本上是个好人,没有变过。但是,孤立的思维模式在需要相互依靠的关系和环境中失灵了。婚姻和家庭绝对是精神进修的“研究所”。
一位30岁成婚的男士讲道:
当我刚刚结婚时,我认为自己是最有奉献精神、最善良、最大方、最开朗和最无私的人。但是接下来我认识到我周围全是最自私、最自我和只考虑自己利益的人。我从小被教育别那样做,因为那必然会遭遇挑战:短期内做我应该做的事,还是做我想要做的事。下班回家后,我非常累,只想躲进我的小窝,想要逃跑。其他人或其他事我一点都不想管,只想让自己沉浸在某件不需要动脑子的事情中。
但是,我知道自己应该多花点时间在妻子身上,重视跟她的关系。我应该知道她也有需要和梦想,应该听她说说话。
30年来我的生活就是我,但现在再也不是这样。我已经结婚,我知道我的生活中不能只有我。这是“我们”的生活。如果我真的想继续我们的婚姻,就应该遵守我的承诺:“我的生活不只是我,我的生活是我们。”当然我还是需要个人的发展和个人的空间,但也有人与人的关系,如果那对我来说很重要,我就必须投入精力和时间——即使在我疲倦或心情不好的时候。
在《幸运的爱:幸福夫妻的秘密和他们的婚姻为何成功》一书中,作者凯瑟琳·约翰逊通过研究发现了让婚姻快乐并持续下去的“婚爱持久方程式”。其中,她强调了两个美妙的想法:
这种牺牲和奉献需要升华为一种美妙的家庭文化,在个性和满足方面为那些付出爱和得到爱的人都创造最终的“胜利”,这就是双赢思维。事实上,那是三方的胜利——个人的胜利、婚姻和家庭的胜利,以及社会从个人成功和家庭稳固中得到的胜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