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思维导图》

作者: 汐暮 | 来源:发表于2022-06-08 06:54 被阅读0次

作者:【英】 东尼•博赞  巴尼•博赞

《思维导图》是一本很实用的工具书。读完第一遍,虽然并没有吃透。只是浅显的理解了几本原理,但是也受益匪浅。让我认识了学习和运用思维导图对自己有什么帮助。

思维导图就是拓展我们大脑的联想和记忆力。通过对知识的自由联想散发出去,这也是一个智力开发的过程。我们的大脑需要不断刺激,展开自由的思考和联想,让它发挥最大的创造力。

思维导图中的三个“A”

我们学习的三个阶段:听话、合作、变化

“听话”的意思是,学生要模仿老师,只有在必须的时候,才要求澄清疑问,别的任何问题只能记下来,到下个阶段再问。

“合作”是第二个阶段。这时,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基本知识,开始通过提出合适问题的办法来巩固并且整合信息。在这个阶段,学生会协助老师分析和创造。

“变化”意味着彻底学习完老师教的一切东西以后,学生应该继续大脑智力进化的过程,这样才能表达对老师的敬意。按这个方法,学生可以把先生的知识当作自己的起步平台,并且创造出新的洞察力和范式,成为下一代的老师。

这三个学习中的阶段,在思维导图中对应的就是“接受”、“应用”、“改编”。

“接受”是第一阶段。你应该把对自己大脑的种种成见撇在一边。严格按照思维导图规则,尽量惟妙惟地模仿给定的范式。

“应用”是第二个阶段。这时候自己也完成了一些练习。至少完成了100幅思维导图,把所有规则和建议都用进去,建立自己的思维导图风格。并且尝试勾画不同类型的思维导图,运用到生活、工作、学习各个方面。直到它成为你组织思想极自然的方式。

“改编”是指不断地发展自己的思维导图技能。练习好几百幅“纯正”思维导图之后,就到了开发自己思维导图创造力的时候了。

思维导图的技巧和准则是用来促进而不是阻碍大脑自由发展的。秩序与混乱的自由不能混同起来。秩序经常被看作代表生硬的负面词。自由也经常被误解为混乱和没有条理。而事实上,真正的精神自由是从混乱之中创造秩序。

思维导图的技巧和准则:

突出重点、用中央图像、整个思维导图中都要用图像(比如画一只蝴蝶,画不好不是重点。重点是你开始画图像以后,你会更加注意现实生活,进而努力提高描述真实物体的能力。通过观察、学习、分析、模仿来开发你的感官能力。)用多种颜色、有层次感、运用生理感觉的词汇、有运动感、有大小变化、间隔有序恰当、使用代码、圆圈、下划线、三角形,每条线上只写一个关键词、线条长度与词汇差不多一样、线条与线条之间要连接上、将思维导图的分支设计成不同形状、中央线条粗壮等。

思维导图重在于练习,不断练习。任何一种能力都是不断练习出来的。在练习过程中不断探索创造出自己的艺术性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练习的目的:发挥自由的联想能力,把所有学科的知识都连接起来,这是一个智力发展的过程。

有思维导图的学习和思考,我联想到了读书的目的是什么?

读书不是为了复制作者的思想。而是一个双向学习的过程。

读书的目的:根据自己的知识理解、解释和具体目标来组织和综合书中的思想。它应该给你带来,你的评论、你的想法、你读到这部分内容的自己的创造性理解。

学习致用,否则不如不读书。

践行清单:

A :  制作自己的日、周、月、年计划

B:  运用思维导图的方式读书、写作、学习。

C:  每周画一幅正规的思维导图。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思维导图》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kgkp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