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893061/4427241fa45c6374.jpg)
读老子,“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顺应自然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去努力,很多人能够这样做。而不占据努力的成果,则不是那么容易的事了,需要更高层的观念,豁达的心胸,加之付诸行动的练习,才可能做到。
人生在世,有多少人困守在得失之间,付出是为得到,若付出心力,却让人别在意,拥有成果,于人性说不过去。可千百年来,中国文人不乏有追求老庄之道的人,圣人之德是他们对自己的期许,一直存在着。
曾有人问我,“如果你要中奖一百万,你会做什么”?
“捐出去,或者自己留一点。”
她看了看我,“你不相信?”,我说。
“若是别人这样说,我可能不信,但你是完全做得出这样的事来。”
原来我给别人的印象,还是有点“理想”在的。
我后来细想了下自己的看法。会选择这样做,有以下理由:一、意外所得,本就不属于自己,给其他需要的人,是更为妥帖的方式,或者说本来就注定会到他们手里;二、不知道把这笔钱用于什么(为自己);三、有些人比我更需要,且现在有机会可以帮助到他人。
简单来说,无法心安理得的接受不劳而获之物,以及有一点的为他人奉献的精神。始终也有一点“达则兼济天下”的理想在,大概是。
现在而言,感受到对人类的奉献带来的精神力量,希望不管在何时,只要我有,则能对人有所裨益。拥有多,则奉献多,拥有少,也未必不能有所贡献。
在思想体系中,“有而不居”给努力的意义提升了境界。努力不仅为了自己,为了收获,还可以为了他人,为了付出。这是多高尚的行为,有点可惜的是,现在很多的普通人,已经不崇尚高尚道德,奉献精神了。
好在只要还有人相信,就有希望。人类精神文明的火种,在时间长河中,以某种文化延续传承,其他的不过载体。再次感受到古朴而厚重的精神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