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23
1.事件和感受
昨天课间休息,和一位大姐聊天。听她说先生前一天晚归时,她的牵挂。我有感动。羡慕。心酸。也有着自责。
2.我的情绪来源
(1)我不允许自己承认对完美亲密关系的向往。
(2)我不允许自己改变。
(3)我不允许自己不改变。
3.我的标准
(1)我的亲密关系应该是完美的。
(2)我不应该改变,我没问题。
(3)我应该改变。
4拆标心法
(1)我允许我的亲密关系有不如别人的地方。
(2)我允许自己有时候有受害者心态。
(3)我允许自己暂时行动上没有改变。
5.为什么允许
(1)因为我的价值不需要通过和别人比较来证明。别人的相处方式既然是我想要的,我就可以通过学习去创造。
(2)因为受害者心态背后有我的需要,我想要的平静的心境,平淡的生活,我愿意通过去和先生真诚沟通,慢慢争取他的理解。他的行为背后的需要,我也愿意去体会和核实,我有能力去实现真正的亲密。
(3)因为思维话语行动是创造的三要素,我暂时不能从话语和行动上改变,那就先从思维开始,我选择改变,带着爱改变,带着对自己的爱去爱别人。
6.拆标之后的感悟
拆标过程中几次热泪盈眶。我看到了标准背后自己对于价值的认知。别人的行为背后也有标准,也是他们对于个人价值以及人生意义的定义,大家没有差别,心一下子舒展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