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夏天,31岁的李小龙正在曼谷拍摄电影《唐山大兄》。正是这部由当时香港的嘉禾电影公司拍摄的影片,让李小龙正式登顶香港天皇巨星的位置,随后又如过江猛龙,震动好莱坞,成为电影史上永远的中国功夫之王。
电影拍摄的非常顺利,感觉良好的李小龙提笔写信给远在美国的妻子琳达:“……我告诉你啊,在香港,我现在是巨星了。有单独的化妆师,专用的椅子,甚至还有专用的面巾纸。真的。我有强烈的预感,我在香港能做到最好,只是还需要精心的计划才能得到我想要的东西。
等我的电影在香港火了,我的片酬至少要10000美金,还得有十分之一的分红,而且我们全家都可以坐头等舱旅行。……”
李小龙在信中跃跃欲试,既满怀欣喜,又踌躇满志,对未来充满希望,对家人充满爱意的一面,在信中展露无遗。
碍于无力支付高昂的长途电话费,在李小龙人生的几次重要节点,他都选择借书信向朋友袒露真心真意。在我们的印象中,李小龙以“武术”向这个世界表达感受。但相比虚构类作品,原本私密的家书、情书、与友人书,具有极强的真实性、个人角色和历史带入感。而今天,通过李小龙本人的亲笔信,我们得以领略一代传奇巨星光环背后那兴味盎然的普通人生活,以及他那充满个性的奋斗历程。
《李小龙信札——功夫、表演和生命》(以下简称《李小龙信札》)记载了李小龙从赴美国求学到在香港逝世之间的十五年珍贵时光。本书所有书信皆按时间顺序编排,在这些寄给家人、师长、朋友、弟子、同行和影迷的信札中,李小龙毫无保留地袒露了他真诚的灵魂。希望那些有幸了解他一生的读者,能顺着他生命的流向,收获蕴藉其中的感动与启发。
冉冉升起的功夫巨星
李小龙祖籍是广东顺德,1940年出生于美国三藩市,中文原名李振藩,想必是家人希望他能够“振兴三藩”的意思吧。
年少的李小龙已经非常英俊,加之他的父亲与演艺界的关系,他成了一位比较知名的童星。表演中展现的都是举止随意,玩世不恭的问题少年,神情动作上已经颇具后期李小龙独具特色的表演风格。十八岁赴美之前,评论界已经称其为演艺天才。
说起李小龙练武的缘由,并不因为他是天生的“绝世武学奇才”,恰恰因为他自幼身体孱弱,需要锻炼调理。十三岁时,李小龙拜了第一位真正的师傅:咏春大师叶问。此外,他还练过洪拳、白鹤拳、谭腿、少林拳等拳种,还研究西洋拳的拳法。
1959年5月,李小龙来到美国定居。刚到美国的生活相当艰苦,进入大学就读以后,他除了学习外,把精力都放在研习武术上。他还在学校里组织了一支“中国功夫队”,经常在校园里进行训练和表演,赢得了师生们的好评。在他的理想中,他希望能够创立第一所功夫武馆,然后逐渐将其推广至全美。
他在写给友人的信中这样写道:“不仅为了赚钱,还涉及很多其他想法,比如:我要让全世界都知道这门中国艺术的伟大之处;我喜欢教学和帮助他人;我想赚些钱,让家人过上富裕的生活;我想做些有创新意义的事情。最后一点,也同样是最重要的,功夫就是我自己的一部分。”
经过不懈的努力,李小龙西雅图成立“振藩国术馆”。李小龙在武术方面的每一次领悟他都是直接投入实践练习。一人在武馆钻研,尤其是后面的高强度练习,每天坚持的体质练习,跑步,单手俯卧撑,更是习以为常,家常便饭。甚至一个人在拼命的练习双截棍,抓球练腕力等。
随着不断地精进,李小龙开始对中国功夫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他在传承的基础上开始调整方向,侧重简洁有效的方式,同时通过头套、护胸、护腿等防护工具加强对自身的保护,最终创立了新的拳法:“截拳道”。
国术馆的规模和设备不断完善,世界上许多显赫的武打明星如美国空手道冠军罗礼士等都争着拜他为师,好莱坞的著名电影明星如占士亨宾和史提夫都是他的门徒。美国各流派的拳师经常聚集在李小龙的武馆切磋武艺,他的“以武会友”的宗旨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而在此期间,李小龙放弃武馆经营,让自己的徒弟木村武之和伊鲁山度打理,自己则投身影视圈拍功夫片。这一举动让当时很多人都不理解,而这举动恰恰是李小龙为了更好地发展他的武术事业,为了更好向全世界传播中国功夫,实现弘扬中国文化的伟大宏愿。
演艺的道路更是曲折坎坷。刚开始,经过徒弟好友的帮助,他成功进入好莱坞,也拍了像《青蜂侠》这样不错的作品,但一直不受到重视。在当时的美国电影界,黄色人种不受到重视,哪怕他在青蜂侠取得小辉煌,但还是被冷落,李小龙过得很困难,琳达还去别人家当过佣人,可他挺过来了。
最后回到香港,他开创另一个天地,他在这里拍了《唐山大兄》、《精武门》、《死亡游戏》、《猛龙过江》、《龙争虎斗》电影,一部比一部票房高。
李小龙的出现打破了之前功夫动作片的虚假以及香港明星气质的萎靡,开创了华人进军好莱坞的先河,令动作片成为香港电影的主流片种之一,同时让西方人认识和学习中国功夫。
“我的明确目标是,成为全美国最高薪酬的超级东方巨星。从1970年开始,我将会赢得世界性声誉。到1980年,我将会拥有1500万美元的财富,那时候我和我的家人将过上幸福的生活。”
阅人无数后,仍旧对你情有独钟
李小龙妻子琳达·埃莫瑞,是爱尔兰裔的美国白人姑娘,是李小龙在华盛顿大学期间的同学,1963年认识李小龙后不久,也加入“振藩国术馆”,成为李小龙的早期女弟子之一。两人与1964走入婚礼的殿堂。1965年,琳达为李小龙诞下儿子,取名为李国豪。1969李小龙的爱女李香凝出生。
在同友人张卓庆的通信中,他写道:“她不仅是个好女孩,更是个门门得A的优等生。” 据说,每当李小龙发脾气时,只有琳达才能劝住他。
琳达始终追随着李小龙。她并没有奢求李小龙日后成为一名国际巨星,她只是希望他能够成就自己的理想。李小龙的快乐与成功是她人生中最大的幸福。
李小龙不仅功夫好,而且人又长得十分耐看,更重要的是他很有女人缘,龙哥在顶峰期时期身边美女如云,像丁佩、苗可秀等美女都是与龙哥传出绯闻最热的人物。
时间久远,谁也无法判断那些绯闻的真假,但是无论在泰国、还是在香港等地拍戏,李小龙亲手写给妻子琳达的信件中,却让我们看到他和家人分隔两地的痛苦,他对孩子的深爱及自豪,更能感受到他为终能以一己之力养家的喜悦之情。
“不管是怎么回事,我其实也不太在乎,咱们李家人都正憧憬着未来的美好生活呢。爱你,亲爱的,也向国豪和小香凝献上我的爱。”
“我已等不及想马上见到你们三个了……不管怎样,有件事我可以向你保证——不出意外的话,我们在香港一定会过得无比幸福。”
“亲爱的老婆,我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想告诉你,越是四处周游,越是阅人无数,我便越是对你情有独钟。”
亦文亦武的李小龙
截拳道是李小龙所创立的融合世界各种武术精华的全方位自由搏击术。它将东西方哲学理念运用于武术,是一种搏击指导和方法论。
李小龙早年曾系统的学习各种传统武术、击剑、拳击以及跟随咏春拳名师叶问系统地学习了咏春拳,赴美后在不断的技击实践中研究各门各派的特点,致力于追求武术搏击的根本,追求核心理念为:精简、直接、非传统的三要素技击法。于1967年正式确立其“截拳道”之名称,并通过一系列媒体将其公之于众。
截拳道的宗旨是“以无法为有法,以无限为有限”,指引人走向自我解放的自由之路。这句话也是他那篇发表在1971年9月号《黑带》杂志上的题为《从传统空手道中解放出来》的著名文章的开头。
1976年,凭借其表达自我的战斗之法与他创立的截拳道,李小龙已经小有名气。
在他与友人张卓庆的信件中,他写道:“如今我练习的方向更侧重于全副武装地展开有效的街头格斗,……过去五年,为了心中的目标,我诗中苦练不辍,……我将我的拳法命名为截拳道,我没有局限于咏春,因为若论实效性,我真心以为咏春还有太多值得改进之处。……”
李小龙曾在《唐山大兄》、《死亡的游戏》、《龙争虎斗》等经典功夫电影中,充满预示性的向世界观众超前演示了已成主流的地面骑乘轰击,以及十字臂锁、窒息性颈锁等等地战技巧。
技艺全面的截拳道者在实践中的表现,有时可能像拳击手,有时,像咏春拳手施展埋身阵地战技巧,有时,则又可能像综合格斗选手一样,将对手拖入地面缠斗决胜。总之,截拳道是一种最佳时尚的搏击、健身运动,能够令你变成一个力量、心智外型一流的人。
李小龙曾说过:“像其他艺术一样,从根本上说,武术是一种理智的自我认识,一拳一脚不仅打倒的是面前的对手,同时也打掉你的自私心理,打掉你的恐惧感,打掉你所有的一切心理障碍。因为你一旦懂得了这个道理,你就使自己获得了真正的自由。”
在好莱坞剧集《青蜂侠》中,李小龙首次使用双截棍。双节棍为两节圆柱体的硬木,中间以铁链或皮条相连,既可猛击,又可绞杀,集棍的刚猛与鞭的阴柔于一身。而后,《精武门》让当时的香港观众见识了李小龙精湛的双截棍术,叹为观止。《猛龙过江》时,李小龙手中的双截棍变成两对,表演难度极大,更是令人眼花缭乱。
虽然李小龙在电影中一直以硬汉的形象示人,其实他,有着哲学家的气质,诗人的情怀。
李小龙曾于1961年进入华盛顿大学学习戏剧、心理学及哲学,这段经历为他奠定了文学情怀和哲学思考的基础。据他的徒弟说,李小龙非常喜欢看书,他的书架上有柏拉图、大卫·休谟、笛卡尔、托马斯·阿奎那等西方哲学家的著作,也有禅宗、《老子》,以及克里希那穆提、铃木大拙、卡尔·罗杰斯、弗雷德里克·皮尔斯等人有关宗教和心理学的书。
李小龙不仅创作过大量诗歌,甚至还尝试把中国古诗词译成英文。如他曾把元代才女管道升所作的《我侬词》译为英文,所拟的题目《Parting(意为“别离”)》。既恰如其分地提炼出诗歌主题又体现出十足的意境。李小龙说:“人的灵魂可以通过诗歌表达情感,诗歌能够让人的灵魂在生命的画布上表达自己。”
在给友人李俊九的信中,他还附上了两首原创诗,想借此鼓励他的老朋友,劝他别为困境左右,要意识到每个人都是自己命运的主人。这两首原创诗就是《我是谁》《哪个是你》。
“人多渴望出人头地,却唯恐失败、沦为庸人。然而,我们能行,我们能成为理想中的自己。”
“唯信者、行者功成名就,而疑虑的人,不过远远注视、望尘莫及。”
李小龙短暂的生命,是一个人努力追求自我解放和自我实现的绝佳典范,功夫、表演和生命就是他的探索工具,也是这些信札的主题。细细翻阅在本书中的138封信札,读他的亲笔书信,是认识李小龙的最精简直接的方式。
翻阅《李小龙信札》,我们仿佛踏上了一趟“龙之旅”,在沿途每一个重要关口,我们都将拨开纷纭迷雾,目睹那些曾被掩盖的鳞爪痕迹,了解这个人怎样活过了一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