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华》是我第一次和我妈在影院看的电影,说实话,以前去电影院从未想过和父母一辈的人一起看,因为总是觉得他们和我的鉴赏角度以及高度不同,主要还是觉得麻烦吧,这一次看电影之前我问我妈:“要不要和我一起去看看冯小刚的新作?”,我妈一听冯小刚说:“冯小刚的啊,那行。”后来,我很兴奋的给我妈讲述冯小刚的新作,以及这部作品的背景,我自信的告诉她你一定会喜欢。
我一直很喜欢冯小刚,小时候看热闹,现在有些所谓的鉴赏能力,就看他想表达的东西,另一方面就是喜欢他这个人,是一个敢说真话,给人一种江湖中人的感觉,他身上有很多标签,在我学习编导时的文艺常识书上,他的大标签是“贺岁片之父”。所以我一直觉得华语影坛有他真的是一种财富,他的第一部贺岁片《甲方乙方》直到现在,不仅我,我的家人甚至爷爷奶奶一辈人也是有印象的。我喜欢他的冷幽默以及电影所表达的那种讽刺,最主要的可能是作品多为小人物,很接地气。在冯导六十岁之后的作品更是给人惊喜,不仅风格大变,在艺术追求上更是突破了以前的作品。
《芳华》一开始改档的时候,我很失落,因为我期待了很久,且改档后一直没有消息,直到看到消息《芳华》重回物是人非的贺岁档,定档12月15日时,我真的由衷的开心和期待,并且看到另一个好消息是影片一秒未删。按冯导的话,中间可谓是经历了一波十三折。当时《我不是潘金莲》也是网上的言论风波不断,早期冯导的艺术片也被枪毙不少,我查了资料,比如96年的《过着狼狈不堪的生活》就是一个例子,后来冯导修改后并通过,有了——《一声叹息》,好在这些冯导的看重的影片最后都问世了,这就好。
冯小刚说《芳华》是一封情书,这封情书真挚,真实且温暖。我还佩服冯导的大胆,将背景放在了那个特殊的年代,是一部特殊的青春文艺片,且运用了四条线路一起叙述那个年代的故事,我觉得最重要的一条线就是萧穗子以自己的视角来叙述他们经历的那个年代所发生的故事,或许冯导所展现的芳华年代,离我们这些90后太过遥远,在观影过程中有些地方我还细细询问了我母亲,即使学过历史,知道事件,但我从未感受过那个年代人的心理,所以即使我没有共鸣,我也是满心的热血,那个年代的人们究竟是不幸还是伟大呢,我时常感叹我们出生在一个很好的年代,拥有着安稳的生活,并且可以有物质精神上的追求。而《芳华》里的人们在经历了岁月的打磨,所追求的东西很多已经变了,已经忘了。这部影片前一半美好,后一半残酷。这一次的表现手法上,给了观众很强的冲击,当正值芳华的年轻人将一切都奉献出去,却面临着与自己所期盼的生活大不相同的时候,年老色衰,身心残缺的他们,可能谁也安抚不了他们千疮百孔的心。可能我们这一代的人不是很理解,比如那时的各种名义,身份的特殊,对情感的过分压抑,对英雄的零污点要求等等。被称作“活雷锋”的刘峰后来因为污点被调离,后来去前线,以不怕死的勇气奋勇杀敌,而他的执着就是渴望牺牲,他觉得只有在这残酷的战场牺牲,才能让他的人生翻身,重新改写,盖过他的污点,成为真正名义上的英雄,被后世的人歌颂。这是他与命运的较真。后来让我觉得关于刘峰的情节,让我印象深刻的情节是多年以后,断臂的刘峰被人推到在门外的时候,赶来的郝淑文对欺负他的人说的那句脏话,不知为何,就是只可意会的感动和凄凉直面冲击到心头。
那个年代所受伤的人们,就如政委所讲的那句话:“他们受伤的不仅仅只是身体,更是这里,这里,是心啊”,这些伤痛即使岁月如何遮挡,都无法愈合,比如影片受过最多伤痛之一的人物何小萍,她也渴望成为英雄,为的是别人不再欺负她,她可以受到别人的尊重,而真正成为英雄时,又因为经历了太多残酷并且身份反差过大而失去心智,又比如那个未成年的浑身烧焦的少年……他们都是心受了伤的人。而即使这样,他们也依旧坚持保持善良,所以在影片最后又一帧画面是刘峰和何小萍坐在长椅上感受着那个拖欠的拥抱,平静而温暖,在之后的战友见面的聚会上,只有他们话不多却最知足,笑容最简单。可能命运最后终于把平静的美好送给了这两位从始至终都善良的人。
这部影片结束的时候,没有人离开,都在听着那首《绒花》,我听到身后有很多中年人,老年人互相交流自己的观影感受,印象最深的是那位老人说:很久没看电影,这个片子拍得不错,当时那个年代就是那样。“然后旁边的老人说:”确实,这片子还行“。或许他们想起了自己的芳华年代,走出影院还会时不时叹息一下,总说岁月如梭,我们就是过着过着,就老了,而我们这一代人正在经历自己的芳华,我突然格外庆幸,我还有机会谱写自己的故事,也突然格外惶恐,毕竟芳华易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