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3554552/7681b0c7e8be4916.jpg)
中国就散文而言,没有哪个时代能比得上民国。
那个时期的作家,简直可以用璀璨来形容。
而且,中国长期的闭关锁国,文化禁锢,时值民国,对外交流变多。
学术界对外交流比比皆是,很多作家都有留洋经历,这也对创作风格带来了新鲜的血液。
在这个时期,各种思潮云集,争论交锋,更是碰撞出各种火花。
各式各样的观点,被包装成小段小段文字,出现在各个作家的笔端,精彩万分。
所以,作为一个中国人,没读过民国作家的散文,那真是一种遗憾。
本篇小文简单介绍几位我喜欢的作家,他们的作品在网上都能找到,在KINDLE上也极其便宜,有时间你一定要读一下。
1、郁达夫
中学时的课本中有他的《故都的秋》,充满一种不可言语的凄凉。
这就是他的代表作,名如其文,郁达夫的文字基本上都很抑郁和忧伤,多着笔于描写和抒情,论述观点并不多。
但是,他的笔锋极其细腻,对景色描写让人身临其境,欲罢不能,可见其深厚的功力。
所以,如果你对写作感兴趣,首先要去了解一下郁达夫的写法,我觉得就“描写”而言,可能没人能比他做得更好。
2、梁实秋
一位集大成者的高手,真正的可以称为大师级人物。
我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不像很多作家,写文章总有一种腔调。
梁实秋的文章非常的朴实平滑,没有华丽的辞藻,切入角度也很日常化,却能三言两语命中要害。
而且,他的文章涉及面非常广,可见他的博学。
虽然文字朴实平和,但梁实秋是一个非常讲原则的人,对于不喜欢的人和事,总能直抒胸臆。
要知道,民国作家中,多数人和鲁迅有矛盾,很多人都会回避直接矛盾。
梁实秋则不然,公然和鲁迅拍过桌子,也对骂过。
所以,鲁迅把胡适比喻成军火库,却把梁实秋比喻成狗,可见对他的“待遇”非同一般
我们不做主义之争,只谈文学,梁实秋的散文真得好看,每篇不长,也就千把字,方方面面,信手拈来。
也是良叔写小随的一个榜样。
3、胡适
胡适写过诗歌、戏剧,说实话,他在这些方面真没什么天赋。
然而,他的观点文却别树一帜。
那个时代还没有“认知”一说,多数作家的文章更在乎笔法和表现。
而胡适的文章,却真得能提升人的认识,他提倡理性、开放、思辨。
而且,在他的文章中处处彰显这种风格,任何一个观点都会让你很信服,整个辩证过程非常讲逻辑,娓娓道来,不瘟不火。
所以,我觉得完全可以把他称为观点文的鼻祖。
如果你想提高思辨能力,可去多读读他的文章。
4、林语堂
我上初中就看过不少林语堂的文章,有些很喜欢,有些很讨厌。
他有的文章短小精悍,逻辑自恰。然而有的文章,却像一个患了老年痴呆的人,囔囔自语,不知所云。
其实,我搞不清楚具体的原因,可能是林老经历丰富,活的时间较同时代的人都长了不少,所以其想法和观念总是比较特别,让我们不知所以。
但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那就是:林语堂是如此的热爱生活。他可以下笔去描写许多大师所不屑写的小事,而且还总给你耳目一新的感觉。
他的女儿曾写林语堂最后的时刻。当他知道自己时日不多,坚持让女儿陪他逛街。在一个金铺,他捧起金银细软,颜面痛哭……服务员投来诧异的眼光。
女儿在文中写到:她如果知道林语堂,她如果理解林语堂,就不会如此诧异了。因为林语堂是如此热爱生活,是如此的不舍离去……
个把月后,林语堂死与自己的公寓,一丝不挂的离去。这可能就是正在的林语堂,他不像鲁迅那么的神鬼不惧,也不像胡适那么的超然世外,他只是林语堂,热爱人生的林语堂……
好了,今天先介绍4位优秀的民国作家给大家,希望你去读一下他们的文章。
关于这个话题你有什么想聊的,告诉我。
良叔小随天天见,再坚持31天。
-END-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