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楞严经浅述(校对稿合刊)
楞严经浅述八(三次徵心 执心潜眼根)

楞严经浅述八(三次徵心 执心潜眼根)

作者: 南无韦陀菩萨 | 来源:发表于2019-11-04 18:09 被阅读0次
    楞严经浅述八(三次徵心 执心潜眼根)

    10.楞严经浅述(三次徵心 执心潜眼根)

    第三次征心,阿难提出来心潜伏根里。什么意思呢?就是心潜藏在根里面。哪个根呢?六根,我们人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根是分两层的:一层是浮尘根,粗的;一层是胜义根,细的。粗的浮尘根就是器官,胜义根是指它的功能,是细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它分别的功能就是见闻嗅尝觉知。根是两层的,一粗一细,一个是器官,一个是功能。阿难在第三次征心时就认为这个心是潜伏在根里面。我们看阿难怎么说的?

    【阿难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言。不见内故。不居身内。】

    因为前面佛把他破斥了,你说这个心在身内,是错的。为什么呢?因为你看不到身体内部的情况,所以他说“不见内故,不居身内”,心不在身内。第二次征心他认为心在身外,这个心在身外的话,身心就分离了,身是身,心是心,这显然是不合理的,显然是错的。所以说佛又破斥了。

    【身心相知。】

    他就说身心是相知的,身体有感觉,心就会分别的,这就叫“身心相知”,为什么呢?

    【不相离故。不在身外。】

    身心是不相离的,如果身心脱开了,人就死了,所以“不在身外”,心不在身外。

    【我今思惟。】

    我现在又在想了。

    我前面讲的参话头:你想出来的都是错的,永远都是错的。但是你不经过想,你不会死心的,还是会去想。像我们经常问到的问题:不可得,这个心不可得,你怎么理解啊?心不可得,你理解一下。我们最初都要去理解:缘起诸法……讲一大套,所以说心不可得的。这说明啥?不死心。如果能理解的话,它不就可得了吗?凡是能理解的都是可得的,不能理解的才不可得。你理解了半天,对吗?你理解了半天都是一无所获,都是劳而无功。但是你不理解你不死心,你理解了,山穷水尽了,把你理解的走投无路,你不就死心了嘛。

    所以我们需要闻思,闻思是很重要的。我们闻思是为了什么?是为了不闻思。大家要听清楚了,我们闻思了半天是为了不闻思。我们一定要努力闻思,然后才能不闻思。如果你不闻思的话,你始终有这么一个妄想、一个渴望:我哪部分没思到,没看到、没听到、没学到?你内心始终有这么一个渴望、这么一个妄想,你不会死心的。所以你闻思够了就死心了,闻思就是为了不闻思。这个就是参话头。

    你看阿难说:“我今思惟”。我现在在想,想什么呢?

    【知在一处。】

    我知道了在一个地方。

    【佛言。处今何在。】

    在哪呢?你说在一个地方,在哪呢?

    【阿难言。此了知心。既不知内。而能见外。】

    阿难言:这个能了知分别的心,它不能知道内部的情况,但是它可以看到外面,它不知内,但是它能够知外。

    【如我思忖。】

    我就通过思惟、揣摩、揣想。“忖”就是揣摩,推测。

    【潜伏根里。】

    它一定是潜伏在根里的:我们这个眼睛看到东西之后它能够分别,为什么?因为它的心潜伏根里,在眼睛里面的那一点儿,所以说我看什么我就能分别什么,我听见什么我就能分别什么,眼耳鼻舌身意,我感受到什么,我马上就能分别,说明那个心就潜伏在根里面。这是阿难通过他的思惟分析推测出来的。

    【犹如有人。】

    下面他举例子:就好比有一个人。

    【取琉璃碗。】

    拿一个琉璃碗。那个碗是琉璃做的,大家知道琉璃是透明的。

    【合其两眼。】

    用两个琉璃碗合在眼睛上。

    【虽有物合。而不留碍。】

    虽然有琉璃碗,就像大家戴眼镜,那个眼镜就比喻是琉璃碗,你看有好多戴眼镜的,那个眼镜戴在眼框上,但你们能不能看到东西啊?能看到是吧,“虽有物合。而不留碍。”就是这个意思,你戴个眼镜,眼镜盖在眼上,但是越盖越明亮。

    【彼根随见。随即分别。】

    我看见了、听见了马上就分别了,六根对六尘,产生六识,马上就把它们分别了,这就叫“彼根随见,随即分别”。

    【然我觉了能知之心。不见内者。为在根故。】

    我这个分别能知的心“不见内者”,就是内在的情况我看不到。为什么呢?“为在根故”,因为它在根里边,就在根这个地方,没在外边,所以我看不到里边。

    【分明瞩外。无障碍者。潜根内故。】

    “分明嘱外”,我能看得到外面,看得很清楚,没有障碍,为什么呢?“潜根内故”,因为它潜伏在根里边,就跟“琉璃合眼”一样,虽然“琉璃合眼”,但是它也能够看到东西。这是阿难推测的:它在根里面。阿难把他的观念提出来了,下面佛就给他分析。

    【佛告阿难。如汝所言。潜根内者。犹如琉璃。】

    这个心潜伏在根里面,就像一个琉璃一样,他用琉璃做比喻。

    【彼人当以琉璃笼眼。当见山河。见琉璃不。】

    如果你用琉璃合上你的眼,你能看见山河大地,能看的见琉璃吗?就像你们带着眼镜,能看到山河大地,能看到自己的眼镜吗?

    这是佛步步给他设的陷阱。这是啥意思呢?因为它潜伏在根里面,你能看到山河大地,你能看到自己的眼睛吗?眼不见自眼,你是自己看不到自己的眼睛的。

    【如是。世尊。是人当以琉璃笼眼。实见琉璃。】

    是的,能见到琉璃。这个能见的琉璃就是能见到的眼镜,这个戴着的眼镜是能看到的。这里我刚才说的问题就来了。

    【佛告阿难。汝心若同琉璃合者。当见山河。何不见眼。】

    你能看到外面的山河大地,你能看到自己的眼睛吗?“何不见眼”你为何不能看到自己的眼睛?

    【若见眼者。眼即同境。不得成随。】

    如果你能看到自己的眼睛,这个眼睛就跟外面的山河大地是一样了,“不得成随”,它也成外了,就是那个根也成外了。

    【若不能见。云何说言。此了知心。潜在根内。如琉璃合。是故应知。汝言觉了能知之心。潜伏根里。如琉璃合。无有是处。】

    如果说你不能看到自己的眼,你怎么能说它潜伏在根里面呢?因为他的心是在根里面,前面讲的能看到外面,在根里面的话那么这个根就是在外面,你为什么不能看到自己的眼睛?就像我们听到声音,声音听到了吗?听到了。什么听到的?耳朵听到的。你能听到自己的耳朵吗?还有像燃香,这个香很香,怎么闻到的?用鼻子闻的,鼻子能闻到自己的鼻子吗?所以说“眼不见自眼”,耳朵也不能听到耳朵,说明什么?说明你说这个心潜伏在根里面,这是错的,是不合理的。这是他的第三个观点。

    第三个观点重点就是我刚才说的:因为心潜伏在根里面,根就在外面,根在外面的话,你就应该能看到自己的根,事实上是不成立的。这个实际上跟“心在身外”是一个道理的。

    楞严经浅述八(三次徵心 执心潜眼根)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楞严经浅述八(三次徵心 执心潜眼根)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qndb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