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和八年 352年
三月,姚弋仲有子四十二人,及病,謂諸子曰:「石氏待吾厚,吾本欲為之盡力。今石氏已滅,中原無主;我死,汝亟自歸於晉,當固執臣節,無為不義也!」弋仲卒,子襄秘不發喪,帥戶六萬南攻陽平、元城、發乾,破之,屯於碻磝津,以太原王亮為長史,天水尹赤為司馬,太原薛瓚、略陽權翼為參軍。
襄與秦兵戰,敗,亡三萬餘戶,南至滎陽,始發喪。又與秦將高昌、李歷戰於麻田,馬中流矢而斃。弟萇以馬授襄,襄曰:「汝何以自免?」萇曰:「但令兄濟,豎子必不敢害萇!」會救至,俱免。尹赤奔秦,秦以赤為并州刺史,鎮蒲阪。
襄遂帥眾歸晉,送其五弟為質。詔襄屯譙城,襄單騎渡淮,見謝尚於壽春。尚聞其名,命去仗衛,幅巾待之,歡若平生。襄博學,善談論,江東人士皆重之。
五月,辛卯,燕人斬冉閔於龍城。
六月,謝尚、姚襄共攻張遇於許昌。秦主健遣丞相東海王雄、衛大將軍平昌王菁略地關東,帥步騎二萬救之。丁亥,戰於穎水之誠橋,尚等大敗,死者萬五千人。尚奔還淮南,襄棄輜重,送尚於芍陂;尚悉以後事付襄。殷浩聞尚敗,退屯壽春。
永和九年 353年
九月,姚襄屯歷陽,以燕、秦方強,未有北伐之志,乃夾淮廣興屯田,訓厲將士。殷浩在壽春,惡其強盛,囚襄諸弟,屢遣刺客刺之,刺客皆以情告襄。安北將軍魏統卒,弟憬代領部曲。浩潛遣憬帥眾五千襲之,襄斬憬,並其眾。浩愈惡之,使龍驤將軍劉啟守譙,遷襄於梁國蠡臺,表授梁國內史。
魏憬子弟數往來壽春,襄益疑懼,遣參軍權翼使於浩。浩曰:「身與姚平北共為王臣,休戚同之。平北每舉動自專,甚失輔車之理,豈所望也!」翼曰:「平北英姿絕世,擁兵數萬而遠歸晉室者,以朝廷有道,宰輔明哲故也。今將軍輕信讒慝之言,與平北有隙,愚謂猜嫌之端,在此不在彼也。」浩曰:「平北姿性豪邁,生殺自由,又縱小人掠奪吾馬。王臣之體,固若是乎?」翼曰:「平北歸命聖朝,豈肯妄殺無辜!奸宄之人,亦王法所不容也,殺之何害!」浩曰:「然則掠馬何也?」翼曰:「將軍謂平北雄武難制,終將討之,故取馬欲以自衛耳。」浩笑曰:「何至是也!」
初,浩陰遣人誘秦梁安、雷弱兒,使殺秦主健,許以關右之任,弱兒偽許之,且請兵應接。浩聞張遇作亂,健兄子輔國將軍黃眉自洛陽西奔,以為安等事已成。冬,十月,浩自壽春帥眾七萬北伐,欲進據洛陽,修復園陵。吏部尚書王彪之上會稽王昱箋,以為:「弱兒等容有詐偽,浩未應輕進。」不從。
浩以姚襄為前驅。襄引兵北行,度浩將至,詐令部眾夜遁,陰伏甲以邀之。浩聞而追襄至山桑。襄縱兵擊之,浩大敗,棄輜重,走保譙城。襄俘斬萬餘,悉收其資仗,使兄益守山桑,襄復加淮南。會稽王昱謂王彪之曰:「君言無不中,張、陳無以過也!」
十一月,殷浩使部將劉啟、王彬之攻姚益於山桑。姚襄自淮南擊之,啟、彬之皆敗死。襄進據芍陂。
十二月,姚襄濟淮,屯盱眙,招掠流民,眾至七萬,分置守宰,勸課農桑;遣使詣建康罪狀殷浩,並自陳謝。詔以謝尚都督江西、淮南諸軍事、豫州刺史,鎮歷陽。
永和十年 354年
三月,姚襄遣使降燕。
五月,江西流民郭敞等千餘人執陳留內史劉仕,降於姚襄。建康震駭,以吏部尚書周閔為中軍將軍,屯中堂,豫州刺史謝尚自歷陽還衛京師,固江備守。
恒溫與秦丞相雄等戰於白鹿原,溫兵不利,死者萬餘人。初,溫指秦麥以為糧,既而秦人悉芟麥,清野以待之,溫軍乏食。
六月,丁丑,徙關中三千餘戶而歸。呼延毒帥眾一萬從溫還。秦太子萇等隨溫擊之,比至潼關,溫軍屢敗,失亡以萬數。
永和十一年 355年
四月,姚襄所部多勸襄北還,襄從之。五月,襄攻冠軍將軍高季於外黃,會季卒,襄進據許昌。
永和十二年 356年
五月,姚襄自許昌攻周成於洛陽。
七月,姚襄攻洛陽,逾月不克。長史王亮諫曰:「明公英名蓋世,兵強民附。今頓兵堅城之下,力屈威挫,或為它寇所乘,此危亡之道也!」襄不從。
桓溫自江陵北伐,遣督護高武據魯陽,輔國將軍戴施屯河上,自帥大兵繼進。與寮屬登平乘樓望中原,歎曰:「遂使神州陸沉,百年丘墟,王夷甫諸人不得不任其責!」記室陳郡袁宏曰:「運有興廢,豈必諸人之過!」溫作色曰:「昔劉景升有千斤大牛,啖芻豆十倍於常牛,負重致運,曾不若一贏牸,魏武入荊州,殺以享軍。」
八月,已亥,溫至伊水,姚襄撤圍拒之,匿精銳於水北林中,遣使謂溫曰:「承親帥王師以來,襄今奉身歸命,願敕三軍小卻,當拜伏路左。」溫曰:「我自開復中原,展敬山陵,無豫君事。欲來者便前,相見在近,何煩使人!」襄拒水而戰。溫結陳而前,親被甲督戰。襄眾大敗,死者數千人。襄帥麾下數千騎奔於洛陽北山,其夜,民棄妻子隨襄者五千餘人。襄勇而愛人,雖戰屢敗,民知襄所在,輒扶老攜幼,奔馳而赴之。溫軍中傳言襄病創已死,許、洛士女為溫所得者,無不北望而泣。襄西走,溫追之不及。弘農楊亮自襄所來奔,溫問襄之為人,亮曰:「襄神明器宇,孫策之儔,而雄武過之。」
周成帥眾出降,溫屯故太極殿前,既而徙屯金墉城。已丑,謁諸陵,有毀壞者修復之,各置陵令。表鎮西將軍謝尚都督司州諸軍事,鎮洛陽。以尚未至,留穎川太守毛穆之、督護陳午、河南太守戴施以二千人戍洛陽,衛山陵,徙降軍三千餘家於江、漢之間,執周成以歸。
姚襄奔平陽,秦并州刺史尹赤復以眾降襄,襄遂據襄陵。秦大將軍張平擊之,襄為平所敗,乃與平約為兄弟,各罷兵。
升平元年 357年
二月,姚襄將圖關中,夏,四月,自北屈進屯杏城,遣輔國將軍姚蘭略地敷城,曜武將軍姚益生、左將軍王欽盧各將兵招納諸羌、胡。蘭,襄之從兄;益生,襄之兄也。羌、胡及秦民歸之者五萬餘戶。秦將苻飛龍擊蘭,擒之。襄引兵進據黃落;秦主生遣衛大將軍廣平王黃眉、平北將軍苻道、龍驤將軍東海王堅、建節將軍鄧羌將步騎萬五千以御之。襄堅壁不戰。羌謂黃眉曰:「襄為桓溫、張平所敗,銳氣喪矣。然其為人強狠,若鼓噪揚旗,直壓其壘,彼必忿恚而出,可一戰擒也。」五月,羌帥騎三千壓其壘門而陳,襄怒,悉眾出戰。羌陽不勝而走,襄追之,至於三原。羌回騎擊之,黃眉等以大眾繼至,襄兵大敗。襄所乘駿馬曰黧眉騧,馬倒,秦兵擒而斬之,弟萇帥其眾降。襄載其父弋仲之柩在軍中,秦主生以王禮葬弋仲於孤磐,亦以公禮葬襄。
——《通鉴 晋纪二十一&二十二 孝宗穆帝中之上&中之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