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听了一件事,一对相处了10多年的对象,最近买好房子,准备在年底结婚,但是因为男方提出去父母所在的乡下办一次酒,女方不同意,不想给对方的亲戚看,因此闹了很大的意见,男方认为这么多年自己这么迁就,而女方在结婚问题上也不肯让步,提出了分手。这一段关系中,女方一直来是强势的一方,拖了这么多年都不结婚。但是闹到现在这样,单靠强势就解决不了问题了。
听了这件事后,我脑子里忽然跳出了两个字:示弱。
夫妻关系中要示弱。家是一个讲情的地方,如果一方一直占据强势的地位,这种不平等的关系平衡性是很差的。在夫妻关系中,女方的示弱尤其重要,适当的示弱既给了男方的尊重,也使得男方更有责任感。
亲子关系中要示弱。在亲子关系中,父母尤其是母亲,如果个性强势,常常咄咄逼人,容易造成两种后果,一种孩子能力差,主见少,容易变成唯唯诺诺的个性;另一种孩子易激动,反抗性强,逆反期的时候比较激烈。因此,在与孩子相处中要学会示弱,不要事事为孩子做到,在孩子做不到或者做不好的时候横加指责,甚至越俎代庖。示弱指可以请孩子帮忙,偶尔犯错让孩子有指正你的机会,给孩子教你的机会,这样的示弱能鼓励孩子有责任心,会思考,孩子的能力也能得到锻炼。
师生关系中要示弱。我是一个比较强势的人,但是在与上一届孩子的相处中,我慢慢学会了示弱。比如犯一些无伤大雅的错误,每到这个时候,学生们总是兴高采烈地指出我的错误,不要以为这样会降低自己的威信,其实在这样的过程中,师和生获得了一种更为亲密的关系,以至于到后来,无论是平时的课堂还是公开课,我的心底都很踏实,因为我知道无论课堂上出现了怎样的错误,都有孩子们托着,而孩子们也在这个过程中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好。还有一件事让我记忆深刻,临近毕业,有一位小男生在作文里写到:“有一次我走进老师的办公室,老师用娇滴滴的声音让我做一件事,听了老师这样的声音,我怎么能不做呢?”原来我无意识中的语气给孩子留下了这么深刻的印象,在这一刻,男孩子天生的保护欲让他答应了老师的请求。所以师生关系中的示弱能拉近距离,让教育更加有效。
当然,示弱并不是真的弱,如果真正在一段关系中处于弱势,这个关系也就成了不平衡的关系,总有一天要被打破。示弱是有意识的表现弱,目的是让关系中的另一方能获得更好的成长,让关系能处于一种平衡的状态。示弱中也要把握度,一味地示弱,或者显得特别的弱,平衡被打破,那么就适得其反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