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有很多种教育方式,但是其中并没有完美的一个。不仅如此,其中绝大部分距离完美还有很远。当我们提出问题的时候,往往解决问题的关键在背后的社会经济问题,而非教育者和政策制定者本人。提出这些问题,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很快找到解决它们的办法,也不意味着对这一客体整体意义的负面评价。但是,我们仍然应该继续提出问题,因为它们意味着前进的动力和方向。
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简称“化院”)是北京大学理学部一所享有盛誉的学院。2019年,QS世界大学化学学科排名中,北大位于第18位,仅此于语言学和现代语言,并略高于数学、物理和生命科学。
每年,约有130-150名本科生入学和毕业。一方面,北大化院是高中化学竞赛学生(中国化学奥林匹克竞赛参赛学生)的圣地。在每年的IChO中国集训队选手中,通常有超过一半选择化院。粗略统计,化院每年入学的本科生中,在高中获得过省一及以上奖励的约有60%。另一方面,化院的毕业生在世界范围内都有着较高的评价。每年,都有多位化院毕业生进入美国顶尖高校化学相关学院深造,获得顶尖学校offer人数稳居前列。
这样的一所学院,本科生教育的问题是什么呢?
教学:教改先锋
课业负担
显然,更多的课业负担不代表着更多的收获。
化院本科生147的毕业总学分(18级起由于加入政治课新规,总学分变为151,以下讨论17级及之前的情况)超过了数院(134)、物院(140)、心理(140)、城环(140)、地空(145),仅次于生科(150)。同时,由于实验课学分减半,化院实际课时数和课外任务量明显高于其他院系。
在2003版课表中,化院毕业总学分为140。当时的数院毕业学分为136,物院为140,(时任热门学科)生科为146。
在笔者入学数年前,化院进行了一次课程改革,通常被称作09课改。
文体活动参与相对较少。
教学质量
裴伟伟老师从1992年开始担任有机化学课程的主讲老师(采访)。2009年,裴伟伟老师光荣退休。从此之后,想听她老人家激情澎湃的教学,只能去化学竞赛培训机构了。当时这门课程的情况已经难以考证。问题在于,现在这门课程成为了一门高考生听不懂的课。
2016化院课改之后,本科生选课的灵活性大大增加,许多必修课变为选修课后选课人数骤降,倒逼这些老师进行课程改革。然而,相比把课讲好,把分数给高显得更加容易。同时,更高的绩点有利于化院同学在院外比较中占优,也有利于申请。然而,17级的绩点膨胀显得有些快,重点体现在绩点3.7+高分段人数明显增加。在这样一个分数段,选择给分更好的课又变得重要起来。原本“大家分数都高,就可以去放下顾虑选择自己有收获的课”的思路似乎并未被贯彻。毕竟,各项评先评优指标都是有限的。当欲望大于供给,竞争就无法避免。如某些地区高考恶性竞争般的竞争,是否会在化院重演?
高考生和竞赛生
差异化教学的尝试中,化院没有像物院一样选择免修的路。(据说是让竞赛生做普化期末题,大家成绩并不好,由此老师认为大家竞赛学习还不够扎实。然而,他们缺的到底是知识还是大学某些题目的作答技巧,已难考证。)
2014级开始的普化英文班、2015级开始的有机有机实验分析物化小班课,其思路都是在同样的课号下学习更难的内容。是这样更好还是让这些已经学过相关知识的同学跳过它们直接修习高级别课程更好呢?对于已经熟悉基础课知识、不想从事该方向科研的学生,除了混水课和选修不需要的高难度课,还有别的方案吗?
化院始终对高考生和竞赛生“一视同仁”。但是,在“有教无类”的同时也应“因材施教”。这里,“材”或许更多不是指资质和能力,而是指相关知识基础。让对某些课程滚瓜烂熟一课一练过的同学和只学过高考课程的同学同时学一门课,真的合适吗?
鄙视链
化院的课程改革在各方面逐渐放开的同时,似乎总是要去针对一些谁。而上游学科数学和物理,往往有着更高的待遇。
在2016课改之前,一些改革的尝试主要针对生科。例如,对于2015级和之前的学生,可以选修数学和物理学院的课程代替部分本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然而生科却不可以。当时给出的原因主要是生科部分课程很“水”,理论和实验课程要求少、用时少,被钻空子。2016课改之后,矛头对准了经管学部。这次的问题在于部分同学为了躲避化院高数B,选择经管学部号称更简单、给分更好的高数B课程。教务出台政策,对于2016级及之后年级,不承认经管学部的数学类课程学分(尽管大部分经管学部学生的数学水平高于中位化学学生)。
理由通常是避免放水。
然而,各院系课程体系不明确的前提下,从政策上可以确保的却往往只有负担。奇怪的一点是,在2003版教学计划中尚存在的新课号系统,在之后的教学计划和教务部课表中却消失了。
就业:科研为先
化院是一个高度科研导向的学院。但是,非常常见的论证,一个教授在职业生涯中可以带出几十上百个博士生,但当他毕业之后却只能留下一个教职空位。如果总教职职位保持固定,那么绝大多数博士毕业生(再往前推一步,本科生)不能在高校任教职。那么,其他的学生去做什么呢?
院系教职设置
化院共下辖7个系:无机、有机、分析、物化、高分子、应化、化生。首先,“应用化学系”与应用研究基本没有关系。
根据化院官网介绍,化院应化系共有6个课题组,其中5个是放射化学相关的课题组,1个是有机化学课题组(有传闻称这位老师被分到应化系是由于一些编制问题,详情不明)。它们和化学的几大应用出口——重化工、精细化工、制药等,没有任何关系。其中,几门本科生课程的开课老师也都并非来自应用相关方向。化工基础(前必修课)、化学开发基础(专业任选)的开课老师中,两位在辐射化学与材料组,一位在物化系。2018年暑期学校的“化工新概念”开课老师则来自巴斯夫。
近期入职的老师,研究方向包括超快激光、稀土和锕系元素配位化学、有机功能材料、蛋白质化学、神经化学探针。
造成这一现状可能存在一些历史原因。1952年院系调整中,北京大学、燕京大学、清华大学的化学工程系均并入天津大学(后者现在是亚洲化工最强院系之一);1958年北京大学、天津大学等院校的化学系科部分合并组建北京化工学院(现北京化工大学)。之后,(来源请求?)部分和环境相关的方向被转移到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和城市与环境学院。一次次剥离之后,化院基本上只剩下了基础科研。
诚然,一个院系的学术荣誉往往要靠前1%的学生去维护。然而其他的学生,他们去做什么呢?
舆论:内忧外患
BBS和校内院内舆论
2016年春季转专业季的BBS大讨论引起了16级的转出大潮。在张力释放之后,17级达成了平衡。
知乎、贴吧等外在舆论
虽说是外在舆论,但舆论的产生者还是自己的校友。其中,包括活跃在人人、985吧和知乎的人称剃头哥的化院近期校友,活跃在BBS和知乎的另一位化院早期校友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互联网热点社区的多次改变之后,当今的舆论主战场主要在知乎。
有些人选择脚踏实地,有些人选择仰望星空。可是问题在于,目前的舆论场中化院面临现实主义和理想主义里外不是人的处境,这问题非常大。
学生工作
在被称作“港湾”的2016级之后,化院学工方面对2017级采用了相对严格管理、密切追踪的模式。学院为每位学生配备“科研导师”(2018级疑似停止)。
为避免高年级“不良气氛”渗透,学工方面开始进行更积极主动的舆论引导,采取包括建立公众号、在朋友圈和微信群等引导舆论、加强团校和团系统影响力、主导军训和129等集体活动的方式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工作力度,指导学生提高四个意识,专注学业,报效祖国。
选择:转入转出
在填报大学专业的时候,我国大部分高中生对即将进入的本科项目基本上一无所知。填报化学专业的同学、甚至转入化学专业的同学,其中有多少真正适合化学专业学习呢?
其中,一部分是高中化学好的高考生,或是发现北大化院排名理学部最高的高考生。这类学生往往对大学化学的培养计划和培养目的没有深刻的理解,而大学化学和高中化学之间又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另外一部分则是怀有执念的竞赛生。他们有的在过五关斩六将之后终于拿到金牌,“顺理成章”地进入化院;有的在竞赛中发挥并不理想,通过高考或自招进入化院或先进入其他学院再转入化院。然而,被广泛承认的高中竞赛只有5科,不同地区和学校的优势弱势又有极大的差异。这些竞赛生在高中时的选择可以说是合理的(毕竟让他们进入了全国最好的学校),但是他们并不一定真的适合大学化学专业。
道德上,高中教育中职业教育的确实不能让大学教育背锅。但是鉴于现状,进入大学的第一步应该是探索和评估这一专业是否适合自己。如果自己不适合从事这一行,那早退出好于晚退出。
然而,上文已经提到,在化院大一到大二上的高压课表下,学生往往无暇参与社会活动,没有时间和精力进行探索,也没有意识到探索的重要性。当高中时照着一条路往前走的学霸惯性进入大学后,不同的选择之间没有好坏只有适合,这些学生真的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路吗?
不适应问题
学生的不适应问题主要可以分为外化问题和内化问题。外化问题指对他人不恰当的攻击行为(身体攻击和关系攻击等)或违反法纪的问题,而内化问题包括抑郁、焦虑等神经症或其他心理疾病。由于没有官方统计数据,并不清楚化院学生出现不适应问题的几率是否更多。但是,从绝对值上来看,化院学生面临的这类问题仍然严峻。2017级集体作弊事件成为了外化问题的顶峰,而各个年级焦虑、抑郁情况学生也常常出现。
这类问题往往有自身背景和当前环境的双重来源。不同个体之间是有差异的,对于心理调整能力较好、能胜任学习生活压力的同学,可能出现问题较少。然而,对于自身适应能力较低的同学,暴露在化院较高的学业压力和相对迷茫的就业前景预期下,可能会引起更多的问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