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让孩子学会解释
习得性乐观不是从未经证实的积极想法中而来,而是从“非负面”思维的力量中而来。容易抑郁的孩子总是把注意力集中于自身或其他问题的最坏可能上。这样的孩子可以学着想想其他可能导致问题的因素,然后专心寻求可控部分的问题解决方法。
你应该还记得解释风格的三个重要维度:永久性、普遍性和个人化。即对事情的解释,:每一项解释,不是永久的就是暂时的;不是普遍的就是特定的;不是个人的就是非个人的。而悲观者对事情的解释多倾向于前者。
·永久性:事情的起因会继续下去;
·暂时性:起因是可改变的或是过渡性的;
·普遍的:起因会影响许多情况;
·特定的:起因只会影响特定情况;
·个人的:起因就是我;
·非个人的:起因是其他人或是其他情况。的个人方面的解释(尤其与个性有关),就是重度悲观。
11章 教孩子反驳
反驳的最主要原则就是“正确”:反驳必须根据事实,必须是可证实的。
12章 教孩子学会与人相处
解决问题的步骤:
第一步,放慢脚步:停下来想。用冷静思维思考问题,不要用暴躁思维。
·第二步,摄取观点:从他人的角度看问题。
·第三步,确定目标:选择目标并且列下所有可能途径。
·第四步,选择途径:每一条途径的长处和短处是什么?
·第五步,是否有效:如果解决方法无效,再试另一种。
谈判的重点如下:
·第一步,弄明白在合理范围之内你想要什么。
·第二步,提出要求。
·第三步,仔细聆听对方想要什么。
·第四步,会谈判,愿意妥协,提出建议。
·第五步,继续寻找公平交易,使双方对妥协方式满意。《教孩子学会与别人相处之当与别人意见不同时要学会谈判妥协》
请记住这四个步骤:
·第一步,描述情况:只要描述事实。
·第二步,述说你的感受,不要责怪对方。
·第三步,要求一个特定的小改变。
·第四步,述说这项改变会使你有什么样的感受。《教孩子与别人相处之如何坚定自信》
因此,乐观不是万灵丹。它不能取代父母的良好教养,也不能取代孩子发展起来的强烈道德观,更不能取代雄心壮志或是正义感。乐观只是一种工具,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在强烈的价值观与雄心壮志面前,良好的工具就可促成个人成就与社会正义。
(我发现这本书我还得再来一遍,难读,难懂,需要拿出耐心,细读,慢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