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到了1月或者2月的时候,一些人就在准备着要回家过年,并且多年以来习以为常,他们认为他们的父辈和祖辈以及身边周围的同事们都是那样的,如果哪个人说农历年末他不回家过年,大家一定会说他不正常,所以他也那样做,但是他们往往忽略了一个问题:为什么我要回家过年?
回家过年,是现在中华民族的陋习。今年都已经是2017年了,中国从1912年开始,就采用公元纪年,既然采用公元纪年就说明我们想要与世界同步,我们想要与外国人在一个频率上,以此来降低沟通交流和贸易协作的成本,否则我们为什么不采用“康熙XX年,乾隆XX年或者丙申年、甲午年、辛丑年……”。而回家过年的那个“年”是农历的“年”,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除夕,看看我们身边还有几个人在用农历?几乎没有了,对吧!“回家过年”,只不过是中国人安土重迁、叶落归根的一种传统腐朽思想的具体体现而已,然而大部分人认为,如果一个在外的游子、打工者、创业者到了农历年末却不回家过年,感觉不孝顺!
世界上对长辈、父母孝顺的方式或者和家人团聚的方式有千千万万种,为什么到今天为止所有中国人都选择这种不太正确方式,不但个人感觉很无趣很无聊,而且给国家交通运输也带来了像大山一样的压力。我相信很多人都有在过年期间滞留在机场或者火车站的惨痛经历,当你望着密密麻麻、摩肩接踵的人群时,难道你没有想过有可能你的选择是错误的吗?你和其他人一样选择这个时候回家过年是否明智?你是否也应该思考一下:现在中国人过年真的还有必要吗?
对于我们父辈和祖辈,他们可能还有一点怀念过去的含义,毕竟他们过去的五六十年都是这样的,你突然让他们彻底抛弃过春节,他们即使懂得了以上我说的这个道理,思想上接受了,但是心理上暂时还是接受不了的或者说不愿看到这个事实。对于我们年轻人,在农历年末过个年反复折腾,真的没有必要。也许现在很多人还理解不了,但是没关系,你们看不懂是正常的事儿,上一代人看不懂下一代人恰恰是社会向前发展的动力,只不过我们这个时代又加快了一点而已。
在此,我乐观的预测:再过四五十年,到了我退休的年龄,中国人对待春节就像今天对待寒食节和乞巧节一样,会渐渐地会被人们淡忘,理由是春节是基于农历的节日,而现在无论是双11还是国庆节都是基于公历的节日,这也是全球化的大趋势,年轻人对待公历的节日的热情会越来越大,对待农历的节日热情越来越小。原因是我们不用农历,也不熟悉农历,如果那时我们还过农历的节日,就感觉这个节日虚无缥缈,没有真实感。以后我们可能不会选择农历春节的时候与家人团聚,我们会选择公历的其他节日来替代过年,因为农历已经“死了”。这个道理就如同一个国家灭亡了之后,他们的人民会选择一个新的节日来替代原来的国庆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