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日,多云转晴,27/20℃。
这些日子,感觉又回到了学生时代,早上出操练气功,接着在YHW会所大厅读书,午休后再去黎安镇阅览室看书,晚上写日记,还时不时与朱同学交流一下心得。
朱同学是我真同学,高中三年同班,初三虽不同班,他的作文却经常被共同的语文老师拿到我们班当范文读。现在退休了,我俩又成同窗,有种时光倒回去了的错觉。
今早练完三套气功,两位阿姨就回去了,她们要去五指山游玩。
不聊天,我便有了大把时间到旁边的会所看书,接着读《三言二拍》第一册的第四卷和第五卷。
其中第四卷“闲云庵阮三偿冤债”中关于元宵节的描写非常精彩,摘录如下:
时值正和二年上元令节,国家有旨庆赏元宵。五凤楼前架起鳌山一座,满地华灯,喧天锣鼓。自正月初五日起,至二十日止,禁城不闭,国家与民同乐。怎见得?有只词儿名《瑞鹤仙》,单道着上元佳景:
瑞烟浮禁苑,正绛阙春回,新正方半,冰轮桂华满。溢花衢歌市,芙蓉开遍。龙楼两观,见银烛星球灿烂。卷珠帘,尽日笙歌,盛集宝钗金钏。
堪美!绮罗丛里,兰麝香中,正宜游玩。风柔夜暖,花影乱,笑声喧。闹蛾儿满地,成团打块,簇着冠儿斗转。喜皇都,旧日风光,太平再见。
只为这元宵佳节,处处观灯,家家取乐,引出一段风流的事来。
这“风流事”便是陈太尉之女玉兰小姐与阮三郎之间前世今生的风流债。
在第五卷“穷马周遭际卖䭔媪”(䭔读duī、媪读ǎo),读到有一天风水大师袁天罡路过守寡的王媪开的小吃店,看到王媪的面相,不由得一惊,感叹到:“王媪面如满月、唇若红莲、声响神清、山根不断,乃大贵之相!她日后定为一品夫人”。
袁天罡这个名字我有印象,开车来海南途中我们游览四川阆中古城,相传阆中古城的设计者就是唐朝著名的玄学家、天文学家、数学家袁天罡,而他最终也长眠于阆中这块风水宝地。
阆中三面环水四面环山,是袁天罡、李淳风两人坚信不疑的风水宝地。晚年的袁天罡和李淳风相继归隐于阆中,潜心研究学问。对于自己百年之后的长眠之地,袁天罡和李淳风也都是生前亲自挑选,并且出人意外地都选到了今天的天宫院。距离四川阆中市区近30公里天宫镇境内的天宫院风景区,至今保留有袁天罡和李淳风的墓。
袁天罡不愧为风水大师。阆中的确地杰人灵,被誉为“状元之乡”,出过4名状元,116名进士、402名举人,享有“蜀之人物,惟阆为盛,科名之盛,甲于天下”的美誉。
阆中的四位状元分别是尹枢与尹极、陈尧叟与陈尧咨两对同胞兄弟。全国出兄弟状元的地方有17处,但出两对兄弟状元的地方就只有阆中一处。
美国ASIA杂志于1937年7月~10月分四期连载斯诺的《毛泽东传记》午休后再去黎安镇阅览室,读《毛泽东自传》源流考。源流考是一项巨大的工程,几乎涵盖了斯诺笔录《毛泽东自传》的各种版本的发行时间。由此可见,编者的工作非常细致耗时。
本书还附有美国ASIA杂志于1937年7月~10月分四期连载的《毛泽东传记》英文版影印件以及复旦大学文摘社编、上海黎明书局刊行的《文摘》、《文摘战时旬刊》1937年8月~11月连载的由汪衡翻译的中文版影印件。
我想读一遍英文版,看自己的英语专业到底荒废了多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