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随笔 |《瑜伽经》第三、四章读后的4点思考

随笔 |《瑜伽经》第三、四章读后的4点思考

作者: Hello芒果 | 来源:发表于2020-01-04 16:13 被阅读0次

    《瑜伽经》的第三章主题叫做“力量”,第四章主题叫做“解脱”。

    从第三章开始,阐释让我觉得越来越神化了,文中描述瑜伽士达到三摩地的境界将变得无所不能,比如说:可以获得前生的知识、可以得知自己死亡的准确时间、可以获得宇宙的知识、可以进入另一个人的身体,可以获得各种超能力......这样的阐释会让我对瑜伽的灵性修行敬而远之,这种追求,要么得道,要么成魔。如果真的有这般境界的瑜伽士,这个世界早就不一样了。

    随便进入似懂非懂的领域,不见得是个明智的选择。学习瑜伽,练习瑜伽,个人认为还是要接近实际生活。

    但阅读下来,有几个点对我还是有实际的类比启发。下面我摘取原阐释文来说明一下我的思考和收获。

    1、获得的力量可毁灭自己

    【3.52-当修行者不再是纯粹的初学者并获得某些神秘体验后,他开始具备人格魅力。他发现他能够对他人施加心理力量,对他们还有性魅力。同时,他自己的感觉日益敏锐,更能享受欢乐。这就很容易使他陷入力量和性关系中,从而忘记自己的初衷。】

    其实看看当下现实世界,各个领域的精英人士都有可能进入上面描述的这种状态:

    变得比一般人厉害之后,开始具备人格魅力,开始能够通过言行去影响他人,开始有能力、资本享受更多的欢乐,然后忘记自己的初心,走向了一条狂妄自大、自我毁灭之路。

    任何人在变得更强大之后,都有可能迷失自我,因为拥有了影响的力量,拥有了一定的可以满足更高欲望的资源,而他之前没有如此享受过,所以很可能欲望一下子快速膨胀而无法自控。从小的方面来说,常见的,为什么说男人有钱就变坏?当然,这个不是绝对的结论,只是一个存在的现象。变好或者变坏都是自己的选择,当理智无法控制欲望的时候,变坏是一件极其简单的事情。能做到克己的人,才能够不忘初心,走得更长远。而克己也需要一个度,适当满足合理的欲望,而不是过度压抑自己。老祖宗说的“物极必反”、“中庸之道”,确实是大智慧来的。

    2、打断意识的连续性,专注当下

    【3.53-禅宗有一种对付持久折磨的方法:打断时间的连续,仅仅专注于当下每一个刹那发生的事。这种方法可使痛苦失去连续性,变得较为容易忍受。因为痛苦主要来源于对过去苦痛的记忆以及对它会在将来重演的担忧,而这种记忆和这种担忧均依赖于我们对时间连续性的意识。】

    这段话让我打开了一个新视角。大家都可以一起思考一下。

    我个人的体验,我是一个长期受痛经折磨的人,所以,每次准备来月经的时候,我的情绪会变得很焦虑,其实还没有真的开始痛,但心理上已经开始有一种备受折磨的感觉,并且投射到身体上,总感觉身体不舒服。最近几个月的经期,我依然会被这种意识状态折磨,但实际上,这几次都没有出现剧痛。剧痛事过往的痛苦记忆,而我在经期前和中的每一刻,都在担忧剧痛的重演,由此痛苦变成了持续性的意识,并且带来了心理层面的折磨,让我难以忍受。

    所以,当我看到这段话的时候,我才醒悟过来,哪怕过往有剧痛,但并不是连续几天的剧痛,它就是每一个一刹那,或者连续发生的时间最长也只是2个小时,但是它却变成了我的一种持久折磨。我突然换了一个视角看待痛经,我想下一次我能够以更加轻松的心态,去迎接大姨妈的到来了,而那个过程,应该也会好过很多。

    再延伸思考一下,在感情、工作上,也有很多类似的持久折磨。比如说,和前任的恶劣关系和结果,这种记忆会变成未来的担忧,从而不敢轻易再踏进新的感情,哪怕踏进了,可能也会有重演的担忧。比如说,在工作中做了一个并不顺利的项目,可能还受到了同事的嘲笑,这种记忆会让自己不敢轻易再抓住新项目的机会。

    当我们意识到,打断这种对时间连续性的意识,不让过往的痛苦记忆来到当下,仅仅专注于当下真正发生的事情,确实新的历程会更加顺利,哪怕再次遇到问题和困难,也会变得较为容易忍受。

    3、不同个体的知觉是不同的

    【4.16-每一个体的知觉与另一个个体的知觉是不同的。注释者们举例说,一位年轻美丽的少妇,她的美貌会让她的丈夫带来欢乐,但也会引起其他女人的嫉妒,会激起好色之徒的强烈性欲,而克己的男人则会无动于衷。在这些旁观者中,有谁知道她的真实面目?没有人知道。物自体不能通过感性知觉而被认识。】

    上述的例子可以导向一个词,叫做“偏见”,确实,同一个事物,在不同的人看来就是不一样的,而美好的事物,也特别容易招来嫉妒和占有欲,我们也需要反观自身,对于别人的好,是否能够客观看待和欣赏,而不是心生嫉妒,企图破坏它。当然,人性里面很多弱点,如果我们不能自察,那可能就轻易被这些本性牵着走,做出很多坏事,所以,心生嫉妒不可怕,更重要的是,自己还能够察觉到自己的嫉妒心,能够管理它,而不变成破坏力。而面对网络上很多暴力或者喷子,我们也要冷静看待,注重信息来源,不成为传谣造谣者之一,也不成为语言暴力者之一。

    这个观点也让我想起另外一个例子,一个水杯放在一张玻璃桌上,我们有的人环绕着水杯而看水杯,有的人站在水杯上方看水杯,有的人蹲在玻璃桌下面往上看水杯,当我们要说明水杯是怎样的,我们每一个人的描述可能都不一样,如果我们不知道自己选择的视角并不一样,那我们就会引发极大的争议。所以,在对同一个事物的认识和讨论中,我们一定要能够接纳他人的视角,这样才能够把事物的全貌看得更多,更能接近本质。

    每一个体的知觉与另一个个体的知觉是不同的,以上只是两个例子引出的思考和启发。生活中还会有更多的实际例子,我们都可以用心察觉,并收获更多正面的启发。

    4、建立自己的原则

    【4.24-议会如果不具有为社会立法的目的,那它就只是让一群吵闹的个人聚到一间屋子里。房屋也只有在有人入住并享用它时,才不是材料的堆积,心也一样——它如同那个充满利益和欲望冲突的人声鼎沸的议会,如果不是因为“制定规则”而被召集起来,它就只是一个几位吵闹的场所。】

    这一段话给我的启发时,我们每天都接触大量的信息,各种各样的观点,还有内在的和外在的各种利益和欲望,使得我们的心处于各种不同的思考和情绪中,变得紊乱不已。上一刻似乎认同某个观点,获得平静,下一刻可能又被新的说法、新的境遇所影响。为了让心在纷繁中,能够持续获得平静和正能量,我们需要建立自己的原则。

    在《高效能人的七个习惯》一书中,其中一个习惯“以终为始”,也建议我们从一生的终点去看待现在,也就是当我们死了,我们希望别人回忆我们的时候,是如何评价的。而这就引出我们这辈子做事的原则。有了原则,才不会在变化莫测的现实中,备受其乱。

    至此,《瑜伽经》一书初读完成,随笔也完成。希望我的思考,会对你有所帮助。

    虽然不能完全认同《瑜伽经》所说的灵性修行,但个人来说,会保持瑜伽体位法和呼吸法的练习,对身心调整还是挺有帮助的。(完)

    ——写于二〇二〇年一月四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随笔 |《瑜伽经》第三、四章读后的4点思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laxa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