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要不断学习,接受不同层次的洗礼。或许是敦促我们成长,或许是提醒我们反思,又或许是让我们敢于质疑。上午连续三个小时的师德讲座,掌声和笑声此起彼伏。不知为何给我的触动并没有很大,反倒是让我对教师这份工作有了迟疑。反复地在问自己,你选择这份职业的初衷是什么呢?能让你坚守下去的勇气又是什么呢?满头疑惑,没有清晰的答案。
讲座的主讲人讲述着他的事迹时,同为老师的我自然是羡慕不已。桃李满天下,一定是每位老师都会畅想的远景。可他的那个年代和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到底又有多大的区别呢!狄更斯说: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时代。纵使我们都生活优越,教育教学环境大好。可我们都急了,都急着有成效能够立马显现。学校急,老师急,家长急,孩子也急了。没有多少人能平和地说他愿意等待,愿意慢慢来!这个时代的快节奏都在限制着我们慢慢来,都在召唤着我们快一点,再快一点。
在孩子们没有多少语言积累的时候,让他们写一篇篇的作文。而且还提醒他们要写多少字,要按照什么结构,什么形式去写。总以为讲得这么细致,他们就一定可以高效高质量地完成。我们就急着让他们在一节课,两节课的时候写成优美的文章,写出结构严谨,层次分明的美文。因为我觉得,我就是这样教的,如此细致,怎么还会有这么大的反差呢!
课堂上总是强调要细心观察,用心感悟生活。那好,那就回家观察动物,观察植物。但是,日常的周末就奔走在补习班里。何来观察之后。作业自然是要完成呀!去市场买几条鱼,买只鸡,买一盆小盆栽,买几株富贵竹。观察作业完成了,观察作业会写了。细心观察和用心感悟的话题也就过去了。去田地撒欢,去河里捉鱼,去树上摘果,去鸡舍、猪圈喂食这些事也都只是为了写作文找素材而存在了。
孩子们的生活不在那么真实和畅快了,老师也被压抑在各种资料和文件的整理中了。相互牵制着,都想在对方身上获得相应的反馈。但是,没有真正融入生活,又何来油然而生的思绪。讲座中的故事那么动情,谁又知道若干年之后自己会不会有这样的事例去讲述呢!他能在他的时代用这些故事,赢得喝彩,而现在的我们又能用怎样的故事去赢得认可呢!
还是在这一天,朋友发来消息。说自己裸辞了,原因在于压力过大,不想面对世俗中种种纷争,那不是他所期待的工作状态。当然“辞职”这个词在我脑海里也出现过数次,只是一教室的孩子就是我最大的牵绊。工作做不完的时候,想过辞职;加班都深夜,也无法完成任务时,想过辞职;学生不听话,各种状况集中出现时,想过辞职。终究都没有成为现实。
原因种种,种种原因。那份选择当老师的情怀,却是一直都在。大学实习时,坐在后面听前面的实习指导老师讲课。课堂上,气氛融洽,学生们津津有味地听着。我不禁感叹,如果我上小学也有这样的老师该多好!那将多么幸运呢!当我自己走上讲台后,我要让自己成为那样的好老师。坐在后面听课时的念头,或许就是我的初心吧!不是天天挂在嘴边,但也会成为想要放弃时的一颗清醒丸。
毕业几年了,总是在回望。听的故事多了,也总是在反思。如果我还能带着那一丝情怀走下去,那就坚守着吧!期待和美好相遇,也盼着能走得慢一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