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羡慕汪涵在台上主持时,可以信手拈来,殊不知他在背后偷偷下了多少功夫。
汪涵在《火星情报局》中自曝,在他二十多岁时,从不去卡拉OK和网吧,而是躲在家里拼命读书。
很多时候汪涵会通宵读书,遇到好句子和让自己感动的思想,他会不断在内心咀嚼揣摩。
有时他会对着镜子不断的重复这些内容,只为了在表达的时候更自然。
最变态的是,他会自己临时写很多即兴演讲的题目,然后随意抽一个,准备3分钟后,对着镜子开始说,而且必须说够5分钟。
这些自我训练,成就了今天汪涵在主持界的地位。
再回到剽悍江湖,那些出彩的老铁,无一不是对自己下狠手的主儿。
硕博老师,从北方小城市到定居一线城市,两年间工资翻了好几倍,她都做了什么?
初入职场的硕博老师除了做好本职工作,还会额外做很多没有报酬的临时任务。
在她看来,只有做好了小事,才会有大机会找上门。
果然她的努力付出被校领导看到,并且给她委派更多的额外工作。
硕博老师接过任务后,搜集所有可能用到的书籍和素材,而且是在自身经济紧张的情况下,自掏腰包买教材,只为了保质保量完成任务。
这个额外工作,硕博老师一做就是七年。
现在看来,这七年似乎为硕博老师日后的机遇埋下伏笔。
硕博老师说:“抓稳核心工作内容,每一个问题背后,都给你预设了未来的能量储备,不计一时一事的得失,尽量铺开职业边界,它会在不经意间让你抓取机会。”
也是因为硕博老师有趣的教学和真诚的态度,打动了自己的贵人,她才得以有机会了解K12教育(K12是学前教育至高中教育的缩写,现在普遍被用来代指基础教育)。
介于之前的教育经验,硕博老师开启了K12的掘金之路。
我们不要只盯着自己的问题,而是想办法帮助他人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自己的问题也会迎刃而解。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无论是汪涵还是硕博老师,他们都是在机会未到达之前,努力给自己增加砝码。
当机会来临时了,抓住并大放光彩。
成功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