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遇见女儿幼儿园的同学的妈妈,谈起才知道原来两个孩子很有缘,上了初中之后还是同一个班。
女儿同学叫晴晴,也是刚上初一,我前不久见过她,个子矮小,看上去还像小学四五年级的学生。
晴晴有个比她小两岁的弟弟,小时候每次出街妈妈都会抱着弟弟,而晴晴必须走路。
弟弟看见晴晴吃东西,就从她手上抢过去,她妈妈总是说弟弟还小,还不懂事,做姐姐的必须要让着弟弟。
晴晴看见弟弟有好玩的玩具,想拿过来一起玩,弟弟不肯,于是俩姐弟就开始发生争执。此时妈妈又说你已经长大了,不要和弟弟争着玩这么幼稚的玩具。
晴晴学习成绩不是很好,自从上半年实施上网课开始使用手机之后,养成了每天放学回家都看手机的习惯,成绩更是一落千丈。晴妈妈开始抱怨,总是唠叨她,说她这么大的一个孩子还不懂得自觉,气愤的时候就开启了骂的教育模式。
晴晴刚开始时还会怕被妈妈骂,后来被骂得多了,就把妈妈的话当作一阵耳边风,似是产生了免疫力般,不动声色地在沉默中对抗着。
母女俩的关系逐渐降温,发展到妈妈骂一句,晴晴恶狠狠地反骂一句。
如今,晴妈妈再也不敢骂晴晴。这次考试,晴晴只考了四百多分。晴妈妈表示,可能是自己以前对她管教得太严励,如今眼看孩子长大了,有自己的思想与认知,开始懂得了反抗,反抗母亲对她的管束,不再与妈妈交流哪怕只是一下下。
逛街时妈妈抱弟弟,晴晴自个儿走路,回家之后她才发脾气,说妈妈为什么只抱弟弟不抱她。弟弟惹妈妈生气,妈妈打弟弟屁股,晴晴又开始哭闹,说妈妈为什么只打弟弟而不打一下她。
晴晴妈说,以前不懂得如何教育孩子,现在才知道那是孩子在吃弟弟的醋呀!
晴妈还说,晴晴经常独自出街逛逛。穿条短裙子,穿双拖鞋,背个小包,没有约同学,就自己一个人出去,也不知道她去哪,累了才回家。
晴妈妈说着说着眼眶竟然湿润起来。
我想,晴晴这行为怎么像极了一个在家受了委屈的大人?
我们平时也是这样的呀,在家闷了就想往外透透气,哪怕是离开一下子也好。这是一种舒缓压抑的方式。孩子小小年纪,会有什么压抑的呢?家里都是最亲最爱的人呀。除非,她觉得在家受了委屈,得不到父母的温暖,想逃离……
如果真的是这样,那孩子受到的伤害还是挺大的,这不容小觑呢。
作为父母总以为弟弟小,给予他的爱就相对多一点,而冷落了那个“大孩子”。要知道,她并没多大呀,只是比弟弟大了两岁而已,还是个小宝贝呢。试想一下,如果父母不要二胎,那么这个大孩子就一直都只是一个小宝贝而已。
如今弟弟分薄了父母对她的爱,做父母的还不懂得这一点,这个“大孩子”该有多伤心啊!
她所有的表现都是在反抗,是在寻求父母的爱而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