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于2016)
望着一排排的键盘我真不知道该回忆什么了。既然在网上说的,就回顾回顾自己曾经在网上的事吧,虽然这也并没有什么可说。
初次接触网络是在2007年。因为对上网的急切需求和好奇心,我学得飞快,仿佛掌握了一切技术。我首先学会的社交软件是qq,理所当然地以为可以隐瞒自己的一切信息。但说话的语气绝对可以暴露年龄,小学生不容易扮熟,与汉子装不成妹子一样。
那时的网络骗子很多,骗术也比现在低级不少,而且那时的人也容易信,比方说我就相信过,曾经面对一个永远联系不上的账号激动地说我中奖了……
那时的人相信网恋,不过现在的人也相信就是了。
细想除了说话语气,我也没在网上做过什么出格的事;当然,没有组不成黑历史的小事情。我信过许多诈骗的信息,也在网上因一些莫须有跟风批判过一些东西,现在看到“草饭大战”的相关消息,觉得他们就是一个年龄段的网络生活的缩影,并且程度只增不减……如果在08年我的身份是一个纵横网络的路人,那么看到当时自己的举动只会觉得好笑,笑罢就抛在脑后……对了我刚才说的是什么来着?就是QQ啦……
比起这聊天工具,我写博客的那些日子倒是满满的正能量。我第一次接触博客是因为管理学校官博(现在都叫官博吧…),拿到密码的那一刻我就觉得博客真是个神奇的玩意儿,自己的旧文章可以一股脑儿扔在这里,想写啥了可以放在一起给别人看。因此不久以后我就申请了网易账号,直接同时有了邮箱和博客。
我那时候写过些什么呢?无非是一些带图的小学生日记(当我知道日志能带图的时候纳罕了一段时间)。如今里面的日志已经被我删干净,换成了我填的歌词,但我还是十分喜欢保存博客的那段日子……现在的博客逐渐被微博削去了热度,主页访客里难得的非僵尸号还是卖东西做营销的,活下来的圈子靠拼命拉人来长久保持战力……我还是认为博客才是最适合储存文字的网络平台。(几年后更新:2018年11月网易博客关停。这与本文无关,纯属记录)
博客说完其它都是浮云……接下来我应该是把魔爪伸向百度了吧……主要使用百度知道、空间和百科。百度空间是我继网易博客后也比较喜欢的个人平台,可惜现在它死了…记得那时我还在主页里养了一个小兔子一样的宠物;百度知道里的问题解答得都比较快,这说明用户量不是盖的……但那时碰到瞎答的的确神烦。我作为一个小学生,并不是只会问的,有时会解答一些大人都不会只有小孩会的问题(ps 请不要做出权威的样子说没有这类问题)…百度贴吧也接触过,那时每回帖必匿名,貌似匿名这个功能11年还有,但之后就不可以用了。
此外还有一些小型论坛我也曾活跃过,大约始于当时找QQ宠物外挂的时候……对于毫无经验与RMB的小学生来说,外挂是无办法时采取的方法,毕竟之前QQ宠物死了的时候我心中也确实“咯噔”了一下。(几年后更新:2018年9月QQ宠物退市。这与本文无关,纯属记录)
后来初中的时候自己大致是没有任何成就。但我要说一种现象就是“非主流”之风几乎袭卷了我们那个年龄的所有圈……一张穿吊带搭牛仔裤的尖下巴妹子的修过的自拍便可以成为俺们理想的非主流头像和背景。除了图的方面,火星文字也可算是人类第x种语系,一些八竿子打不着的字搁在一块儿就可以当成一个昵称,分分钟表达着“wo ⑨'s嫒伱”的深刻含义。如果你没看懂,恭喜,你还年轻着。
要说我没有被影响那是不正常的…正常人都会被影响吧,火星文用过不少,但脑残语录和村口王师傅作品集一般的非主流人物图我没怎么碰过……对了,当时一句吊吊的话(通常都是模仿或直接复制来的)能引来数次评论(那时还没有“赞”这个功能)。
后来的网络环境变化很大。
大概是高二吧……我想要当一个网红的念头又重新燃烧(上一次燃烧便是小学时)。于是乎火速注册了若干音乐门户网站,若干视频网站。但俺成长值增长确实不力,第一首歌词貌似是13年年底,而真正开始剪视频好像都高考结束了……除了影音,一些跟文字有关的网站我也曾光顾,逐渐地,所有准备“常驻”的门户的用户名都变成了相似的,或许是真的以为有个固定的马甲会被别人记住吧。正是在这时,我在电脑屏幕的这头逐渐形成了自己二次元生活的一个小空间,在形成的过程之中,我也逐渐接受了贴吧和微博,虽然这些只被我当成快餐。
当然微信我也开始用了,于联系方面十分方便,现在我也在管一个公众号,算是重操旧业了嘛……
本红也想过建立群组什么的,终于还是放弃了……能纯粹由线上发起再在网上蔓延而后发展到线下,这种过程是怎样的,不是我一个小学毕业了七八年的人能清楚的。
越写越觉得没有眉目了。至少不是昨是而今非,也不是一直都玩物丧志(虽然也差不多),单把这篇不知算是什么的文字当作回忆录就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