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让中学教育走出“半个人”的世界

让中学教育走出“半个人”的世界

作者: 大山的娃 | 来源:发表于2018-11-04 09:27 被阅读0次

“人文素养是长期的、隐性的,而成绩是短期的、可测的,现实中往往是置人文素养于鸡肋的地位。”

1、博弈:素养与成绩

飞雪,听诗,沉吟……在飘雪的日子学习古典诗词,是董正紧张的高三时光中不一样的回忆,上大学之后,成为理科生的他很少再有机会听到诗词课了。

教授过董正诗词课的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顾世宝继续在北京市第五中学给他的师弟师妹讲述诗词。2015年,北京东城区教委和中国社科院共同支持北京五中教育集团人文社科建设,涉及哲学、文学、历史、经济、法学、社会学等多个人文社科领域,顾世宝开设的“古典诗词鉴赏”就是其中的思维拓展课程。

这是一个12期的专题讲座课程,主题分为天下国家、古代生死与政治、男耕女织、古代诗词与经济、五湖四海、古代诗词与地理等,最后一讲归结到人生。“我希望我讲的课程像一个缓释型胶囊,随着学生们成长,会觉得这个课有用。”在顾世宝看来,这样一门与高考若即若离的课程,正是一种人文素养的显现。

这的确是一个难题:究竟是要分数还是要素养?抑或两者兼顾?中学教育如何全面提升青少年的人文素养?这正是日前召开的第一届全国青少年人文社科研学交流会上,专家、学者关注的话题。“大量的历史经验证明,一个社会的进步能真正稳定下来,最终必须在文化中得到认同。”清华大学教授谢维和表示,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还面临着很大的挑战,大学承担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中学也该有所作为。

2、平衡:知识与价值

参加第一届全国青少年人文社科研学交流会的一些学校,如北京市第四中学、北京市第五中学、北京理工大学附中、浙江省杭州市第二中学等,都是以理科见长的学校。

这个有趣的现象背后,其实代表了教育的一种发展。“目前,我们绝大多数的优质高中,都是以培养理科尖子生为主的学校,这应该是代表了教育改革的一个面貌:为了让学生走得更远,必须强化人文基础、强化人文底蕴。”北京市第五中学校长张斌平认为。

“我多次听到高校的专家说,中学教的一些历史内容到大学就要重新再学,要纠正学生们在中学的错误或者偏颇。一方面确实因为学术更新,中学所学内容跟高校之间有差异。另一方面,更严重的问题,并不在于这种知识上的差异,而在于价值理念、理论方法差异所形成的认识鸿沟,我们不希望高等教育对基础教育知识上的否定带来青少年价值观上的颠覆。”张斌平感言。

版权保护: 本文由 中专家园博客 原创,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53k7.com/blog/55.html

相关文章

  • 让中学教育走出“半个人”的世界

    “人文素养是长期的、隐性的,而成绩是短期的、可测的,现实中往往是置人文素养于鸡肋的地位。” 1、博弈:素养与成绩 ...

  • 利辛义工协会2018“世界读书日”送书进校园

    读书,对每个人而言都是平等的。它可以帮我们走出自我的狭小,领略世界的浩瀚,在书中学会明辨是非,拥有独立的思...

  • 移民加拿大后如何给孩子办理入学?

    移民加拿大,孩子的教育是家长最为关心的问题,加拿大拥有世界上最完善的教育体系,拥有世界一流的小学、中学、大学教育体...

  • 《高山二中》

    定期开展党性教育,组织教师学习《教师法》 走出去(吕店一中学习学校管理,葛寨一中学习思品历史课,城关一中学习英语,...

  • 幸福家三阶段第一天

    今天老师通过一个故事“农村走出来的哈佛高才生”引发我们做为家长思考教育的问题,及我们从中学习到好的教育理念。 思考...

  • 几句挺走心的话

    对每个人都有益的提醒: 1、要走出去。不走出去,家就是你的世界。走出去,世界就是你的家! 2、...

  • 走出个人狭小的情绪世界

    (文图无关,图片来源于网络。) 看过美国流行的一部小说《饥饿游戏》,里面的女主角一开始就厌烦自己的妈妈。为什么?因...

  • 顶尖幼教,在做什么

    100多年前,有人提出“好的教育是连续性的终身学习,以及在实践中学、在做中学。”这个人是杜威,美国大教育家、大哲学...

  • 随笔(296)40年情境教育创新之路

    中国教育第一城------南通,南通教育追求卓越,造福本地,享誉全国,走向世界。南通走出40多位...

  • 中学教育

    针对高中和大学体验,提出一些观点,认为初高中知识需要提升广度,并降低题目难度,考试避免出刻意陷阱题。 理工科:多尔...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让中学教育走出“半个人”的世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lkrx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