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杨彭年,紫砂艺人与文人全面合作的典范

杨彭年,紫砂艺人与文人全面合作的典范

作者: 古宜紫砂 | 来源:发表于2019-01-17 11:02 被阅读0次

    杨彭年,字二泉,号大鹏。清嘉庆年间荆溪人(今宜兴),也有人称其原籍浙江桐乡的。这位紫砂艺人,由于与文人县令陈曼生合作,制成名垂青史的“曼生壶”而为人熟知,“字依壶传,壶以字贵”蔚为大观。杨彭年工艺精、悟性高,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为清中期一位紫砂大家。

    ▲杨彭年制、陈曼生刻 阿曼陀室款井栏壶

    杨彭年继承、发扬了全手工制壶工艺。陈曼生曾说:“杨君彭年,制壶得龚时遗法。”什么是“龚时遗法”?那就是手工捏制砂壶的传统工艺。因为“乾隆时期制壶多用模衔造,其法简易,大彬手捏遗法已少传人。彭年善制砂壶,始复捏造之法,虽随意制成,自有天然风致”(《耕砚田笔记》)也就是说,杨彭年继承、恢复了龚春、时大彬的全手工制壶技法,并且技法娴熟,得心应手,巧夺天工。

    ▲杨彭年制、陈曼生刻 阿曼陀室款乳鼎壶

    杨彭年是紫砂艺人与文人全面合作的典范。杨彭年与陈曼生合作的“曼生壶”,是艺人与文人深入交流、全面合作的结晶。从泥料的选定、壶款的设计到壶铭镌刻曼生及其幕客全面参与,彭年则要能准确领会曼生的设计意图,并具体把它从平面的图样制成壶样。

    ▲朱石梅刻楊彭年製 梅花詩文壺 

    杨彭年不但和陈曼生合作,还先后与乔重禧、蔡锡恭等文人合作,尤其是他与朱坚合作。朱“工鉴赏,多巧思,砂胎锡包是其首创”(《墨林今话》),彭年与其合作后,自己也能镶玉包锡壶。

    ▲杨彭年制刻梅花诗文却月形锡包壶

    杨彭年在与文人的长期合作交往中,自身的文化修养也相应提高。据说他制壶而外,亦善陶刻,“兼善刻竹刻锡,亦佳。”(《耕砚田笔记》)。

    ▲杨彭年制 曼生刻 阿曼陀室周盘

    杨彭年在清中期,恢复了时大彬的手工制壶遗法,且与曼生等一大批文人合作,制作了一批造型新颖、题刻壶铭的文人壶,而他又能书善刻,多才多艺,和陈曼生等文人一起对紫砂的中兴、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诚如中国艺术研究员高振宇先生云:“时人常谓彭年皆陈曼生书镌提携而成名,今观此壶(指唐云艺术馆藏曼生壶)可知杨彭年无愧于当年嘉庆间紫砂大家也。”

    了解更多紫砂资讯,欢迎关注微信621971交流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杨彭年,紫砂艺人与文人全面合作的典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lnbd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