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ll the truth. Don't blame people. Be strong. Do your best. Try hard. Forgive. Stay the course.
George H. W.
这既是我站在25岁的中间对自己的思考也是《25岁,如何规划你的人生》的一种思考。
25岁是一个不早不晚的年龄但又是一个分隔点,大学毕业那会儿我就已然打算,在25岁之前我可以尽可能多的做一些探索,但是25岁之后必须要认真开始考虑自己的人生。
说来也巧,就在我思考如何规划25岁之后的人生之时并且尝试着过问一些比我年长的人关于如何规划25岁及以后的道路并且没有太多直接反馈的时候,第二天无意中邂逅了松浦弥太郎的《25岁,如何规划你的人生》这本书。
但是还是引用一下我询问的前辈的话,他认为一个人的成功经验和失败经验都不具备太大的参考价值,因为时代在不停的变化,就算是移植一个人的成功经验也不一定成功,换言之,就算是使用另外一个人的失败经验也未必真的会失败。但是他还是给了开篇的他很喜欢的这段话,并且他认为,如果真的有人按照这段话生活,就不会再有什么特别大的问题,但是真正实施这段话却有很大的难度。
回到《25岁,如何规划你的人生》这本书,这里摘录了大部分我个人觉得深有体会的句子,斜体则是我根据自己的人生衍生出的一些感悟。
首先摘录下作者希望我们铭记在心的三件事
要点1:绝大多数求才若渴的人,随时都在寻觅千里马。
所以:主动关心别人,就能得到被他人赏识的机会。也许在意想不到的情况下,有人正在关注你。这是我希望年轻人明白的第一个要点。
要点2 : 人们随时都在寻找能帮助自己的事物。
人们会将金钱和时间花在对自己有益的人与事物上,只要明白此道理,便能立刻理解什么东西能够在这时代大卖,以及其畅销的原因。
妈妈很早之前就告诉过我,这个世界本身就就是物物交换的世界。人的价值本身也是通过能够给别人提供的价值来定义的。没有价值交换的友谊也必然不会长久,同时也要注意给自己“标价”,换言之一个人的单向付出未必会获得其他人的认可反而被认为是理所当然。在提供自己的价值的时候寻找能帮助自己的事物也是维持社会运转的一大基础原则。
要点3 :收入多寡,与带给他人感动的质量成正比
相反的,活跃于国际体坛的一流足球选手,之所以一年大赚数十亿,是因为世上多不胜数的人都为他出神入化的球技而感动。
收入多寡与公不公平无关,而是与能带给多少人喜悦,带给多少人感动呈正比。这是一种人间机制。
虽然只是一个小齿轮,还是要思考如何与比自己大一点的齿轮,甚至与社会这个大齿轮契合。认知到自己是社会的一份子。
这个道理可能是我在阅读这本书时获得的最好的东西了。
失败时有时能让我们更强大
当问题发生时,最重要的不是设法解决,而是如何迅速应对。马上向对方道歉,直接约对方碰面,诚心诚意地说明一切,不要以为辩解,而是确实地反省自己的缺失。
对年轻人来说,失败乃是家常便饭。好比危机就是转机,失败也是一种机会。成功时,只能得到他人的掌声。但失败时,却能从“今后该怎么办”这种好奇心出发,一跃成为备受瞩目的黑马。
乍看是个失败经验,却能让自己从中思考,学习,所以反而是成功的体验。
绝对不能替人作保。
学会四个步骤,轻松享受成果。
第一步:先观察,取得各种情报。
第二步:从观察的结果中学习。
第三步:反复练习学到的东西。
第四步:学会后开始实践。
无论是什么样的胜负,要是不懂得放松,往往得不到理想的结果。 “放松”就是不拘泥于无谓的事,话费无谓的气力,而呈现最自然的状态。一旦处于对自己来说最自然的状态,也就是回归“质朴”,此时便能发挥超乎想象的本领与实力。由此可见,放松能带来令人惊讶的效果。
多数人在年轻时,个性比较急躁,无法理智地面对事情。人生不是短距离的冲刺,而是以马拉松的方式迎向终点。别被胜负所束缚,切记心浮气躁,凡事按照自己的速度前进就对了。
深度探究喜欢的事物,培养自己成为专业人才
充满自信地向别人陈述一件事,真的很厉害。很少有人能陈述得这么有深度,说不定只有你才能做得到,也成了令人尊敬的对象。
虽然一个人也能赢股各种事情,但现今的社会趋势,是将工作分门别类的外包制……工作形态将从团体战逐渐变成小组制。
无论你是上班族或是自由工作者,都必须具备足以应付各种状况的基本能力,然而,今后光靠这项基本能力事行不通的,因为工作形态已经改变。我认为,今后具备专业能力的人才是真正的人才。想哟啊成为专业人才,就必须找到一项专长,而深入探究事物,正是能让自己具备专业能力的一种训练。比起什么都只懂一点点皮毛的家伙,对于某项事物特别有研究的人更能在社会上立足。
每天都要开拓新的人际关系
随手记下灵感
打造自己专属的发声平台
如果我现在25岁的话,一定要打造自己专属的发声平台,无论是博客、推特还是脸书,只要能对外发声就行了。建立一个能针对不认识的人,或是不特定的多数人发送信息的平台,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而且一定要具名、露脸,否则根本没人晓得你的存在,只是做白工罢了。
学会独立
“大家一起做什么”的集体意识其实是极度不自由的。基本上,这种意识只会妨碍、限制你的思想与意念。我认为,当自己想要做什么或者面对什么挑战时,并不需要任何人的帮助。为什么呢?唯有独立行动,独立思考,才能真正学到东西,确实感受到什么。
和别人一起做些什么,其实是很无趣的事。像是跟别人一起去看画展,我明明想话两三个钟头好好看展,但和别人一起时就没办法待这么久,到头来也只能埋怨自己到底在干什么呢?
一旦发生什么事时,还是会心生“要是有人陪在身边就好了”的感慨,对吧?
我想告诉25岁的年轻人,之所以会这么想,就是因为能够接受孤独,了解自己,才能理解别人,体贴别人,建立友情,也才能发展出丰富的人际关系。
这和“打造自己专属的发声平台”是一样的,拥有展现自我的场地,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表达自己的想法。
如此依赖,情报与人脉就会自动汇聚,这也是必须靠自己的力量才能才能做到的事。一个人发声与集体发声所展现出来的向心力是截然不同的。为了传播向心力的种子,就必须靠自己的力量,从积累小成功,小成果开始做起。
厚脸皮也是一种积极的表现
模仿是塑造自我风格的重要过程
做好健康管理
人生好比跑马拉松,目的就是跑完全程,因此,一定要努力保持健康的体魄。
设法让别人成为你最强的后盾
增加别人对你的信赖感,出人头地的机会就越大。
换句话说,就是设法让别人成为你的伙伴。虽然工作上力求表现很重要,但光求表现是不够的。譬如,就算有无人或诗人认为某人适合圣人部长,但人事方面仍迟迟无法同哟,是职场常见的情况。
那么,什么情况下才会促使这件人事案快速通过呢?答案是,只要有一个人极力推荐就行了。
时常检视工作状况,决定优先级
别忘了,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
历练五年,就可以考虑自立门户
要是没有训练自己洞察各项事物的能力,无论做什么事都很难成功。相反的,只要勤加训练,成功的概率也会跟着提升。
英文绝对是必备利器
目前日本IT相关产业的人供过于求,薪资也跟着缩水,虽说时势造英雄,一旦供过于求,价值就会下跌,这就是资本主义结构。
改变观点,才能提升层次
比如假设自己是经营者,只要学会以“假设”的观点来看待事物,就能展现不一样的自己,可惜鲜少人明白这个道理,即是明白,也不知从何做起。
试着从领导者的高度看事情。
别总把“没办法”“不会”挂在嘴边
其实人类事很单纯的生物,就算每天装得一股生活愉快的模样,久而久之心情也会跟着变好,这种现象也许也跟大脑的结构有关。
确立自我价值,时常自我革新
无论多少岁都应该继续努力进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