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不知什么时候已成为我眼中两行热泪?(序)
题记
第一章考
这让我很自然地由蒲棒儿联想到人:男人们高高在上,像一把撑开的伞,头顶风雨,身披严寒,弓着背,踩着地,望着天,心中一片天空……女人们站在男人下面,开着美丽的花儿,散发着芬芳诱人的香味,做着小鸟一般的梦,想着自己心爱的男人,楚楚动人,回眸惊魂……
香蒲草儿:一种朴素、善良、追求幸福的植物
附1:与香蒲草有关的几个名词解释
附2:楼烦部族简述
为甚要写这本书:四个理由能说明问题吗?
张姓溯源:不得不说的历史(一)
张姓溯源:不得不说的历史(二)
附:《张氏家谱》
张姓宗祠通联略考
张姓祭祖歌
猜想:始祖与枣树坡之间的距离
禜:印在“丝绸”上的历史
附:始祖碑记
移民:与朱元璋有关的八个传说
与移民有关的五个数字
附:洪洞县“寻根祭祖节”仪程
六十花甲:可怕的存在
附:天干地支简述
寺庄堡:见证历史的建筑物
两块石碑:上面刻着一种精神
碑:刻在石头上的历史
碑:刻在石头上的家谱(一)
碑:刻在石头上的家谱(二)
碑:刻在石头上的家谱(三)
碑:刻在石头上的家谱(四)
疏:写给祖先的信
“碑”“疏”补录
反乱:战争留给村民的一场恶梦(一)
反乱:战争留给村民的一场恶梦(二)
第二章志
此时,从我脑海里驶出一辆马车:一个车轮子上写着:从枣树坡开往寺庄;另一个车轮子上写着:从土窑洞变成瓦房。这辆马车,应该就是识文断字的人们,经常说起的那个历史。
历史:进行时……
附1:寺庄村大事记
附2:忻州城门简述
附3:石岭关简述
村名:来自一个美丽的传说
附:当代著名诗人、作家公刘小传
枣树坡:我梦中的天堂
村民印象中的“地主”
村形民姓记
吃饭:礼为尚
水井:故乡的象征
村居:凝固的历史
建筑:“城南第一院”
衣着:流行的时间
村民的生命之源:田地(之一)
村民的生命之源:田地(之二)
村民的生命之源:粮食
牵牛荷锄归:一幅田园风景画
家畜:与村民最亲近的动物
娱乐:原始的幸福方式
游戏:儿童的欢乐
习俗:贫不卖书留子读
读书与谜语之间的关系
乡情:常牵挂,在梦中……
信仰:西沟娘娘洞的神话故事
附1:西沟娘娘洞简介及其它
附2:曾国荃小传
附3:岑春煊小传
附4:“丁丑奇荒”简述及其它
铁路留给我的记忆
附1:寺庄火车站简述
附2:阎锡山小传
杂乱无章法的记忆
第三章本
这时,距离我村二十多华里的田庄村“招聘”教书先生,依祖父在家学过的那几本书,应聘是富足有余。于是,开始了他老人家半个世纪的乡村教育生涯。自己喜欢,又有基础,教起书来,得心应手,何况他老人家性情温和,说话和气,待人接物,礼字当先,名声很快在附近村庄传开。
十五世祖母:传说中的真实故事
祖父:读书为上品自高
历史:跟祖父开了一个严肃的玩笑
两首诗歌:忆祖父
祖母:充满智慧的女人
祖母之父
附:祖母之父弓氏部分家谱
外祖母:伟大的母亲
附1:祭外祖母文
附2:外祖母娘家族谱
父亲:一位大写的人
母亲:我心中的一盏灯
舅父:我最敬重的人
大姑:六个孩子的母亲
我的二姑与我的三姑
外父:有名的好木匠
附:外父邢氏家族部分族谱及其它
爱人:大我一岁的女人
想起大妹:就想起农田劳动……
让人疼爱的二妹……
弟妹:想起来,都幸福……
我的儿子:我骄傲
附1:儿子新婚庆典人事安排
附2:儿子新婚庆典首次排序(称呼以新人为准)
附3:儿子新婚庆典日程
附4:儿子新婚庆典主婚人贺词
附5:儿子新婚宴席菜单
小老鼠:可爱的女儿
第四章记
那年秋季,忻县雨水甚多,滹沱河常常洪水横行。一天,曾祖到河对面办事,发现洪水咆哮如雷,只好到河边小庙避雨。庙里有位白发老人,俩人谈论非常投机,之后曾祖在老人指点下,顺利渡过。回头跟白发老人致谢时,发现河对面的小庙没了……以为自己眼花了,仔细再看,确实没有。这时才知道,原来是神仙指点他。于是,曾祖朝河对面跪下……
同族曾祖张向荣:受人尊敬的老人
同族祖父张成龙:“我看了他一眼。”
同族祖父张志远:忻县首任县长
与同族叔父张天林相关的一些人与事
同族祖父张福和:传奇人生
同族叔父张斌林:教给我感恩的人
同族伯父张根海的故事
同族伯父张爱元:一位红火热闹人
同族伯父张安祥:父亲的救命恩人
由房子想起同族伯父张宣元
第五章传
据村民记忆,明朝时期,村里出了一位名人,老人名叫邢养道,中过进士,当过大官,可说我村第一名人。在《忻州直隶州志》(清修新印)28卷“科第五贡附”236页,有他老人家的名字:明万历年贡邢养道绛州训导。据同族伯父张宝林记忆,我村老先生,也是我大姑父的曾祖父,官名邢善言,有名的老秀才,更是那个时期的领袖人物。老人于民国二十二年,或民国二十三年,曾任山西省国民议员。期间,还任过类似今天财政局长一职。我在《忻县志》,没找到相关文字,也没找到其传,可谓遗憾。
枣树坡:记忆中的三位老人
先生:村民最尊敬的人(一)
先生:村民最尊敬的人(二)
常遇春:留给村民的记忆
许涵度:被前清列为“卓异”的知州事(一)
附1:许涵度小传及其它
附2:许涵度家谱
附3:王树楠与《陶庐文集》
附4:忻州著名学者、画家邢尔昌先生小传
许涵度:被前清列为“卓异”的知州事(二)
附:《三朝北盟会编》及其它
黄狼道:飘在传说与历史之间的一朵云(一)
黄狼道:飘在传说与历史之间的一朵云(二)
黄狼道:飘在传说与历史之间的一朵云(三)
附1:元好问小传
附2:野史亭简述
四姥爷:大家出身,大师风范……
附1:北京师范大学简述
附2:范静山先生小传
附3:李赞亭先生小传及其它
附4:马元材先生小传
邢子述:阎锡山的“秘书”
附1:邢子述两则故事
附2:章士钊先生小传
附3:甲寅杂志简述
根元先生两位儿子:傅作义秘书,西宁市人大主任
附1:傅作义将军小传
附2:一份资料
二伯:村民称为“二先生”的人
邢庆云:医学专家
邢天银:民间艺人的一生
邢玉鹏:老革命的传奇人生
乡村的奇闻趣事
一件小事
第六章俗
仔细想来,这些礼节虽然烦琐,但万变不离其宗。山高挡不住太阳,人多说不过“理”字。比如说,坐席不分主次,辈份不分高低,异辈相互称兄道弟,那将是怎样一个社会?讲理的同时,更要讲礼,对祖先,对自己,对子孙,都是一种尊重。
男婚女嫁:礼多人不怪,油多好炒菜(一)
男婚女嫁:礼多人不怪,油多好炒菜(二)
男婚女嫁:幸福的“开始”(一)
附1:“和合二仙”释义及其它
附2:“四值功曹”释义及其它
男婚女嫁:幸福的“开始”(二)
有关丧事的几个名词解释
入土为安:当大事(一)
入土为安:当大事(二)
村民礼义:称呼
谚语:乡村特有的语言(一)
谚语:乡村特有的语言(二)
数字里的乡村谚语
节日:村民生活的意义(一)
节日:村民生活的意义(二)
节日:村民生活的意义(三)
附:五道爷简述
节日:村民生活的意义(四)
腊月:寒冬里的喜庆
腊月:春联
附:字镂简述及其它
腊月:神位
过年好(一)
过年好(二)
禁忌:与农作物有关
禁忌:日常生活中的“NO”
附:“罗睺”简述
禁忌:婚丧中的“注意事项”
回到题记
第七章录
张尧乃二十二世茂生、茂熙之父,小名通荣,1910年出生,1967年4月15日(农历三月初六)下世,享年五十七岁。与表祖父邢相禹同学,文化程度为高小,画得一手好画,写得一手好字,还会编剧,村民公认的能人。年轻时任忻州城锦霞(取其音)号掌柜,后回村担任会计。依照本村张氏辈份排列,老人与父亲同辈,我称通荣伯伯,对老人没有印象。老人爱人——我称通荣大妈,印象还是有的。
附录一:同族伯父张尧一篇遗稿
附录二:寺庄村张氏邢氏族谱编排体例
附录三:寺庄村张氏族谱
附录四:寺庄村邢氏族谱(其中一支)
附录五:寺庄村历任支书、村长、会计名录
长歌怀旧问苍生宋文明(山西)
在三万英尺高空,体味幸福……张德昌(浙江)
一个守望者的家园吴建平(江西)
孤独的“思想者”张明礼(山西)
后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