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能力和知识之间的关系失调,表现为学生还没有具备作为掌握知识的工具的那些能力,可是教师已经把源源不断的新知识硬塞给他:快点掌握,别偷懒!这样的学生就好比没有牙齿的人:他被迫地把没有咀嚼的整块食物囫囵吞咽下去,开始时感到胃里不舒服,以后就生起病来,以至无论什么也不能吃了……
学生既然不会流利地、有理解地阅读,于是也就来不及思考。而不动脑筋、没有思考的阅读,只能使儿童的头脑变得迟钝。
怎样才能使儿童学会流利地、有理解地阅读,使他能够既用视力又用思想快速地感知一组在意思上连贯起来的词呢?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有一系列练习。我在教小学生的时候,是用下面的办法来检验学生会不会流利地、有理解地阅读的。我让学生朗读一篇童话或故事(新课文),譬如说一篇关于原始人的生活的故事。我在他们面前的黑板上挂一张色彩鲜明的图画,上面画着原始人的生活情景:是火堆,有准备食物的情景,有捕鱼的活动,有孩子们在嬉戏,还有做衣服的情景。如果学生(这里指的是三年级学生)在朗读这篇课文时,眼睛离不开书本,以致在朗读结束时他还来不及仔细地看看这幅图画,并且记住课文里根本没有写到的那些细节,这就说明他还不会阅读。眼睛一刻都离不开书本的阅读,这还不能算是真正的阅读。如果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不能感知任何东西,那么他实质上就是不会同时阅读和思考,正因为如此,这种阅读才不能称为有理解的阅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