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基本上在家睡了半天,感觉继续缓慢恢复中,为了日更继续写写读后感,不过因为修炼的整体节奏,今日暂缓修炼,看看闲书。
找了一套两年前买的台湾人写的中国历代经典宝库啃啃。研究一下一直觉得颇具神秘感的山海经,读起来还是觉得挺累的,虽然这套书已经是白话加讲解,很有点百家讲坛的风格了。
回到正题,山海经一直以来的印像是神话故事集,但是他的神话故事呢感觉又是散装不成体系的,有机会系统的看看满足一下好奇心。
有点出乎意料的是一上来没看到什么神话故事,作者认为山海经实际上是一份周朝政府编注的地理类合订本,说是合订本,他分成了山经,海外经,海内经,大荒经...山经记录山,海外经记录海包括海外的情况。
山经的主干是非常科学性的,分为东南西北中五组,记载了以周朝都城为中心,南到越南,西到昆仑,北到蒙古,东到日本的各大山脉的情况。涵盖的地理范围还是非常广阔的。
记载的内容也很科学,实际上是一个资源的集合,包括
基本信息:方位,规模
然后植物情况:植物的性状,然后是用途,其中最主要的用途是药用,有点本草纲目先驱的意思;
然后矿产情况:有什么有用的矿产资源,主要是金属矿和玉石矿;
然后是动物:记录特色的动物,形态,叫声,能不能吃,吃了有啥作用,这个和药用有点类似;
以上这些情况都非常的科学,说他是一本地理书也完全没问题。不过地理书对当时来说应该是非常重要的信息,因为人类探索的能力有限,国家有哪些资源不是那么容易搞清楚的,有这样一部山海经,大的资源,木材,矿产,药材还有一点点食材都清楚了,所以政府花大力气编著绝对值得。
但是这些信息对于我们现在来说具体的价值就要低一些了,因为山川地貌大体变化不大,山中的动植物几千年来的变化也不是那么巨大。而这些山川地貌资源现在的掌握程度比过去高了无数倍,所以基本上没有什么科学的参考价值了。这也是科学与文学的区别,科学总是一个个不断发展然后后浪把钱浪拍死的故事,文学就不一样,生命力要持久得多。就像诗经的诗现在读起来还兴味盎然。山海经里的科学记载就要弱一些了。
不过山海经还有后续部分,讲到动物之后,人类的想象力开始逐渐显现出来。因为植物,矿产比较容易研究,就摆在那里让你尽情观测,实验。但是动物就要难得多了,很多山里的动物难得一见,所以动物的记载更多是口口相传的,口口相传的问题是精确性下降,好处是加入了每个人的主观性,逐渐逐渐就有了占卜性。虽然实际上是一种迷信,不过却也让我们能更好的了解当时的社会风貌。
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