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话说国宝大盂鼎的传奇经历

话说国宝大盂鼎的传奇经历

作者: 朱玉林 | 来源:发表于2023-05-12 09:57 被阅读0次

话说国宝大盂鼎的传奇经历

朱玉林

这个国宝级文物文南来北往,辗转流徙,几易人手,历尽沧 桑,你知道它最终下落吗?

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的一天,历史上的西周故地,宝鸡市岐山县的礼村

出土了一个叫做大盂鼎的国宝。

一下子这个小村子突然热闹了起来,看国宝的人一拨又一拨。

最终,这个国宝让岐山县豪绅宋金监眼红,被他收藏。

但是,不知怎么让县令周庚盛知道了,他费了心计总算得手。

星转斗移,不知曾几何时,大孟鼎竟然流落到了北京。

说来也凑巧,道光三十年宋金监进赴考,在京偶然见到,欣喜若狂之余,即不惜重金,以三千两文银又将其买回,运归岐山。

过了多年安稳日子的大盂鼎,到了同治年间,宋金监之后裔宋元寿因家道拮据,又将鼎运 往西安出售,收入用以补贴家用。

谁知,大盂鼎被清末湘军首领左宗棠部下袁德恒以七百两银子购去,后又转归左宗棠所有。

几年后,左宗棠在湖北受谗,朝廷召其进京问罪,多亏工部 尚书潘祖荫的疏通才得幸免,左对潘感恩,即以大 盂鼎相赠。

从此,大盂鼎又归潘氏所有。

潘祖荫十分爱好古物,收藏甚富,号称南方大收藏家,与北方收藏家陈介祺齐名。

后潘氏家族 为保护大盂鼎这一国宝,真可谓费尽了心机。

先是 清陆军工部尚书端方对其垂涎三尺,千方百计欲夺归己有,但最终未能得逞。

潘祖荫逝世后,其弟又 将其运回苏州老家。美国人闻讯后专程赴苏州,欲以重金购买,遭到潘氏后人的拒绝。

这个国宝级文物文南来北往,辗转流徙,几易人手,历尽沧 桑。直到1952年才为国家所有。

这个国宝文物大孟鼎的不凡经历,看了你有什么评论。

相关文章

  • 临习《大盂鼎》

    2019.9.22 临习《大盂鼎》 继临习《毛公鼎》、《史墙盘》之后,临习《大盂鼎》。《大盂鼎》与《毛公鼎《史墙盘...

  • 探秘青铜文化,了解陕西历史——《陕西古代青铜器》读者分享会

    陕西作为青铜器之乡,出土了许多青铜器,包括晚清“四大国宝”之一的大盂鼎,上海博物馆镇馆之宝大克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

  • 碑帖分析——《大盂鼎》

    第一部:《大盂鼎》 1、观大鼎,视其精神 大盂鼎,又称廿三祀盂鼎,是西周时期的一种金属炊器。器内壁铸铭文1...

  • 大盂鼎

    又称廿三祀盂鼎,西周炊器。1849年出土于陕西郿县礼村,器厚立耳,折沿,敛口,腹部横向宽大,壁斜外张、下垂,近足外...

  • 散氏盘铭文善本(最完美本)

    被誉为“晚清四大国宝”的西周青铜器文物珍品——大盂鼎、毛公鼎、虢季子白盘、散氏盘,曾轰动一时。而这块散氏盘,因铭文...

  • 西周|大盂鼎

  • 中国的宝鼎和宝鼎中的中国

    古代中国基本陈列中有司母戊鼎等,“宅兹中国”展中有伯吉父鼎,“礼和万方”展中有大盂鼎、大克鼎和子龙鼎等,科技的力量...

  • 大盂鼎大克鼎子龙鼎,鼎鼎有名

    国家博物馆开了一个新展“礼和万方”。展出的大盂鼎、大克鼎、子龙鼎、禹鼎等,近40件商周时期极具代表性的青铜礼器及其...

  • 临大盂鼎(大篆习作)

    中午和一同写字的姐姐一起来了篇儿长的。她写张迁碑,我临大盂鼎。写的时候痛快淋漓,写完之后腿肚子都哆嗦了。体格太怂,...

  • 大盂鼎的坎坷路

    一天,左宗棠把下属“ 孝敬”的一个青铜大鼎,转手送给了潘祖荫。潘氏视大铜鼎为传家宝,运回老家苏州珍藏。此后近百年间...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话说国宝大盂鼎的传奇经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lues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