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婚姻育儿
爱孩子,心就要更细一点

爱孩子,心就要更细一点

作者: 淑影 | 来源:发表于2017-06-03 13:00 被阅读42次

    文/淑影

    1.

    晴晴妈最近心很乱,因为她心目中从不让操心的女儿办了件很让她烧脑的事。

    晴晴现在上六年级,有个弟弟现在六岁。晴晴上一年级时,弟弟出生。

    家长群里,老师问班里三个孩子超过一周不上学的原因,要不是点名道姓,晴晴妈还蒙在鼓里。

    以前,上两周吧,应该是连续两周,老师在周末都让超过一周不上学的孩子家长说一下原因。但前几次都没有出现姓名,所以,晴晴妈就没往自己孩子身上想。

    这次,出现三个孩子姓名,赫然写着田晴。

    晴晴妈赶紧给老师打电话,不是说原因,而是问问老师是不是弄错名单了,自己家晴晴天天上学,咋会出现一周不去呢?

    老师回答,没错啊!就是你家田晴啊,她已经四周没来上学了,你天天在微信上给孩子请假,难道你忘了。

    晴天一个霹雳,duang的一下,晴晴妈就呆了。

    我给孩子请假,老师,你再看看,是我吗?晴晴妈还是不信。

    噔的一下,老师把截图发过来,满满的五张截图,都是同一个头像,老师标注的田晴妈妈,上面每天只有一句话,老师,今天给田晴请一天的假。下一条就是老师的准假。

    晴晴妈一下子晕菜了,这是晴晴的微信头像啊,看来这个熊孩子瞒着我真没去上学。

    上午,晴晴妈给自己请了一个小时的假,提前回家。

    刚到三楼的婆婆家门口,脚刚迈出电梯,却见晴晴在楼梯口探出头。晴晴一眼看到妈妈,惊愕地转身就要跑下楼。

    晴晴妈忍了心中的怒火,说,晴晴,你回来。

    晴晴看到无路可逃,出了楼梯口,就哭了。

    不用问,就证实了老师说的是真的。因为,这个点,按平常,晴晴应该没放学,人应该在学校里,不可能出现在楼梯口,而这楼梯一般备用,大家都习惯乘电梯上下,包括晴晴。

    晴晴妈当面向老师说这些时,眼里满是复杂的情感。

    老师追问,孩子为什么要逃学?你难道这段时间没注意到吗?

    老师,我家孩子六岁前一直是乖乖女,这我一直坚信。自从生了老二, 我就以为她六岁了,大了,就专心照顾老二,一直没有去考虑她的感受,吃穿用花,我一直是用钱来打发。只要听到老二的哭声,我们一家人都是先大声训斥晴晴。

    老师微笑着说,你这当妈的好偏心啊!

    晴晴妈沉默了一阵。

    晴晴妈接着说,从生了老二后这六年来,我都没看到晴晴会笑,我眼里只有老二的笑脸,有时,我埋怨晴晴,你不会笑吗?你咋这样了啊!

    老师静静地听着。晴晴妈接着说,班内有个同学对晴晴可好了,打电话给晴晴那声音温柔的很少见。晴晴说过很喜欢和这个同学玩。

    这时,老师委婉提醒,班里有个脾气怪异的女孩子,作业经常不做,谁和她玩一段时间,成绩肯定下降,且沾染一些坏毛病,而那孩子的家长包庇纵容。

    晴晴妈愕然,自言自语到,怪不得最近一周给300块钱说不够用,三天300,还说不够用,还说看付费作文,这个还得去监管一下。

    没等老师说话,晴晴妈自责到,孩子在家里得不到温暖,别人说句柔声细语的话,孩子不管对错,就听了别人的。

    老师,总之,我对孩子疏于管理,这生了老二的六年,我都没认真的照顾过她,光以为有了老二,老大就是大孩子了,自然就听话了。这还真的不行。

    晴晴妈这次没白来学校,没白和老师交流。

    老师看到晴晴妈找到了孩子逃学的原因,心里松了口气。

    到现在,晴晴已回校上学,可眼里已没有六年级孩子的纯真,上课经常发愣,走神。

    晴晴身在曹营心在汉,谁之过?

    2.

    于此情此景不同的是,我看到了这一幕。

    与闺蜜去春游,满载而归回到闺蜜家。每个人手里大包小包,除了闺蜜那个二胎——四岁的小男孩外,大家都超负荷运行。

    爱孩子,心就要更细一点

    进了门,大家都忙不迭放下手里的东西,葛优躺的葛优躺,坐马扎的坐蚂蚱,两个小妮儿兴奋的拿着自己的玩具奔向她们的小空间。

    外门还没关呢!

    外门还大敞四开着呢!

    大人们是不愿意动了,照顾这几个熊孩子够累了。两个小妮进了卧室,吱吱呀呀玩自己的了。

    身边只有这个四岁的小男娃,悠悠荡荡在寻找娱乐点。

    闺蜜说,宝儿,你去关上门。

    四岁的小娃,瞅了瞅我们。表情真挚加疑惑:“你们咋不去啊?你们大人有劲啊!”

    闺蜜乐了,“宝儿,你看我们累不?为照顾你们玩得开心,我和你阿姨累得不行了,需要休息。”

    “那俩姐姐咋不去呢?”

    “那俩姐姐和我们都是女孩子啊!你看看,在这里,只有你是个男子汉,男子汉就要替女孩子关门啊!”

    听了这句你是男子汉,四岁的小娃竟像神力附体,有神力相助,乐得屁颠屁颠去把门关上了。

    这一幕,时常出现在我的沉思中。我深深体会到:教育孩子不仅要照顾吃穿,更主要的是塑造孩子的灵魂——要孩子明确自己的责任感。

    于此相同的事也发生在我们的日子里。

    那天,去郊区玩,无意中碰到同事带孩子也去玩,于是结伴而行。

    同事的娃和我家娃同岁,她家娃大三个月,到了五岁,几乎看不出大小。同龄的孩子很快就融洽的玩在一起。

    过一架独木桥。

    这独木桥完全是自然的独木桥,就一根树干刨平一面,直接横架在沟渠上。

    同事的娃胆子很大,蹭蹭蹭,从这头跑到把头,那根木头桥随着孩子的脚步节奏有弹性的起伏。

    看起来真的很带劲儿。

    我家宝儿眼热心馋,也跑过去,可到中间,她的速度因桥身的起伏放慢了,这一放慢,可糟糕了,桥身不仅起伏了,而且由于节奏打乱,桥身也左右摇摆了。

    起先看着孩子们玩的高兴,我们也在乐。现在看到孩子慢到停下的脚步,听着她颤抖的呼救声,我们都着急了。

    “稳住,孩子,身子挺直,快步跑过去。”

    “妈妈,桥不听话,它在晃悠。”孩子拖着哭腔大喊。

    那头的爸爸也在呼喊:“孩子,快点跑过来,看着前面跑。”

    而孩子,停下后,脚下的桥颤抖,摇晃,孩子的腿也抖成一团,无意中向下一望,桥下水流哗哗,桥面摇晃的眩晕,孩子绝望了,在那里大哭。

    爱孩子,心就要更细一点

    大人的话,似乎给不了孩子动力。我们只能呼喊她。

    这时,同事的孩子在后面大喊:“优优,我来了,你不跑,我一会儿就追上你了,看着啊,我开始跑了啊!

    同事的孩子风一般的冲过去了,来不及阻挡,我们所有人都捏了一把汗。

    在那一瞬间,我家宝贝挂在脸上的泪珠都没擦,站直了身子,回头看了一眼,然后咧着嘴笑着迈开步子,开动马力,直冲向对面。

    桥依然在孩子的脚下起伏,俩孩子在桥上矫健的身姿带动着桥的起伏频率,瞬间,桥都没来得及摇摆晃荡,俩孩子先后到达对面。

    一颗悬着的心放下了。有惊无险!

    接下来,俩孩子你一趟我一趟轮流着跑着过独木桥,高兴得很。

    傍晚要回家了,我们各自把郊游收获的小石头啊小树杈这些自己喜欢的东西拿到自己的车上。

    同事说了句:“睿睿,先帮比你小的妹妹拿东西好吗?”

    “好啊!”小姑娘满含着笑,帮我家宝儿收拾完,拿上车。转身走向她家的车。

    我连忙说:“宝儿,姐姐帮了你,你也该帮姐姐的忙啊!”

    我家姑娘因刚才这个小姐姐化解了她的困境对其倍有好感,也乐呵呵去帮姐姐收拾东西。

    此时,我忽然明白了,同事孩子为什么在大人无措的时候轻而易举化解了刚才的危机,她懂得她大一点,应该和比她小的妹妹玩得高兴,她有这个责任。

    一次春游,一次郊游,玩的是高兴,收获的不仅是高兴。

    对孩子来说,收获了高兴,收获了经历,更收获了和别人相处的方法;同样,对于爸妈来说,收获孩子的成长,更收获一种潜移默化的和孩子成长的方法。

    3.

    二孩儿时代的来临,不仅带来家长经济上的压力,更带来家长对孩子心理上的关注问题。不管对大孩儿还是二孩儿,要想让他们快乐成长,都离不开父母心血凝结。

    对孩子心细一点,不仅关注孩子的吃穿用花,还得关注到孩子的日常生活的心理细节。要和一孩儿时代一样,事无巨细去关注。多一个孩子,就多了一份的心思,一份精力,还多了一份男孩女孩不一样的教育方法。

    爱孩子,唯一能做的除了给孩子奋斗个好的经济条件,再重要的莫过于心更细一点,关注孩子的心理成长,赋予给孩子一份责任感,一份自信心,一份爱的力量源泉。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爱孩子,心就要更细一点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lwpf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