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了一篇对美籍华裔女作家李翊云的访谈,很有感触。请原谅我的孤陋寡闻,我之前没有并读过李翊云的作品,甚至从没有听说过她的名字。
李翊云看介绍知道,李翊云,首部短篇小说集《千年敬祈》获得2005年弗兰克·奥康纳国际短篇小说奖,上榜《纽约客》“最值得期待的年轻作家”,2012年获美国“麦克阿瑟天才奖”,2013年担任英国布克奖评委。
我对她印象最深的有三点。
一是敢于听从内心的想法。
她并不是从小就有作家梦,而是到三十岁之后才明确了自己的志向。当时她正在美国爱荷华大学攻读免疫学博士,再要一年就能拿到学位了。可是她对研究工作失去了兴趣,因为感觉这些她擅长的工作没有多少挑战性,就立刻中断了学业,而不觉得惋惜。
试想一下,如果是我的话,我绝对做不到。我可能会想,已经花了这么多年时间,投入了这么多经历,眼看就功德圆满了,此时放弃一切,那既是极大的浪费,也是对自己的全面否定。另外,我可能也会顾及父母及其他家人的想法和期待,会认为不让他们担心失望是自己的责任。我会劝自己,已过而立之年,不是小孩子了,不能太任性,不能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你看,因此我只能是我,成不了李翊云。
但是,我所顾虑的那些东西都是沉没陈本,在考虑未来的取舍时,都是不应该被算进去的东西。
我知道爱荷华大学就是从它的创意文学开始的,也知道中国很多作家都曾受该校华裔女作家聂华苓的邀请,参加国际作家交流项目。
大概李翊云也是因为这里得天独厚的创意写作的学习条件,才坚定了自己的写作之路吧。目前,她除了自己写作之外,也在大学里教授写作。因为敢于放弃,敢于重新选择,才有了作家李翊云,而不是免疫学李博士。
二是不把时间浪费在所谓社交上。
李翊云说她没有注册任何社交账号,也不用脸书,不用推特,也从来不参加派对,很少出去应酬交际,因为这些太花时间,不是必须的事情她都不做。
我觉得能有所作为的人总有自己独到的处事原则,而平凡如我,则可能会没有太清晰的原则,即便有,也会经常做些本不想做的事。
比如,各类社交账号,大概每个人都有几个吧,我也是,QQ、博客、微博、微信都有过,虽然有的根本就没怎么用过。但是,注册了却不经常用,不就是因为事先没有想清楚要用它做什么吗?有时大概只是出于好奇,或者担心跟不上时代的焦虑所致。
现代人的生活好像已离不开社交工具,不信让他们把微信卸载试试,估计很多人都不肯。其实,这或许只是一种错觉,一种习惯,一种害怕孤独的心理。我们往往太过高估了自己与他人关系的紧密程度。对别人来说,你并没有自己想象得那么重要,反之亦然。
我现在已基本不看朋友圈,多少天不点开也不觉得生活有什么不同。那些“点赞之交”真的那么重要吗?未必。我们可能只在乎那些在乎的人,而真正在乎你的人对你的关心也是在现实里,而非一直在线上。
我们有时可能太过夸大了社交的作用。社交不是不重要,而是高质量的社交才重要。
无独有偶,我以前看过号称日本最会生活的男人,松浦弥太郎的一篇文章,他说,他从不参加两人以上的聚会,因为人数超过两人,沟通交流的质量就会打折扣。他也见朋友,但多是郑重其事的一对一的小聚。
写到这里,很后悔前两天因为不好意思回绝,参加了一次很多人的聚会,虽然自己提前撤了,但还是感觉太花时间了。
三是关于阅读。
谈到对自己影响比较大的写作老师,李翊云提到一位,但不是因为这位老师教授的写作技巧有多好,而是因为她教会了学生怎样阅读。
李翊云自己现在每天花在阅读上的时间要远远大于写作的时间,她在带学生时也特别强调阅读的重要。
但是,她所说的阅读并不是所谓的开卷有益,随便什么顺手就拿来,而是阅读经典,她说我每天都读《战争与和平》和《白鲸》。她拿来做教材的则是契科夫的短篇小说。
在这方面,我也应该像她学习,因为虽然我也喜欢看书,但我往往被兴趣牵引,畅销书多,经典书则太少。每个人的时间是有限的,所以书的选择也就尤为重要。
以上三个方面,感觉受益匪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