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教育-贺晓燕:
家人们上午好!今天开始,每周和大家分享点养生知识,和大家一起学习。
人吃五谷杂粮,难免会生病。身体健康是我们每个人都必须面对的问题,也是大家都关心,需要解决的问题。
那首先我们应该弄明白一件事:人为什么会生病?
漳州浚铠妈:是的,健康问题最重要。
国学经典教育-贺晓燕:是的。想知道的,或者说想要学习这方面知识的亲们欢迎送花,送给自己。
人为什么会生病呢?自古中医就对这个最本质的问题有精辟阐述。
絮叶:病从口入。

国学经典教育-贺晓燕: 是的。《左传》,记载着两个非常有名的一家故事,一个医家叫医缓,一个医家叫医和。
看名字也很有意思哈,缓,和,其实就是两种境界。
在说到人为什么会得这个病的问题时,医和认为人得病的原因有三:一是因鬼而得病(鬼病),二是因食而得病(食病),三是因蛊而得病(蛊症)。
所谓的鬼病,指的并不是鬼神之意,而是因果,从因果上说,人有什么样的不良生活状态,什么样的不良习性,就会引发什么样的疾病。
刚才炜埜妈妈也说到了,病从口入。很多病,除了先天父母给的以外,其他都是自己种下的。
所以我们想要一个好的身体,想要健健康康的,就得注意我们的饮食起居及保持良好的心态,善念善行。
因食而得病,顾名思义就是饮食不当、不节引发疾病。比如说生冷寒凉啊,暴饮暴食啊,吃饭不按照节点来呀,都是引发疾病的根源。
还有一个是蛊症,就是被蛊惑之病。《左转》里讲一个国王得了一种病,当时医和就说这是蛊症,因为你太过分的接近女色,纵欲过度所致。
国王反问:“难道就不能接近女人了吗?”
医和谈了一个很深的道理,他说不是不能接近女人,而是要分时间和地点。

女子为阴物,跟女子在一起的时间一定要在晚上,而且应该是晚上7:00~9:00,这个时候阳气将尽,阴气正盛,所以男女在一起可以采阴补阳,对养生有好处。
从社会学上讲,“淫”会损伤人的肉体和灵魂,所以民间常说的“万恶淫为首”是有一定道理的。
《黄帝内经》这部中医宝典也对人为何得病进行了归纳。

《黄帝内经》认为:“夫邪之生也,或生于阴,或生于阳,其生于阳者,得之风雨寒暑,生于阴者,得之饮食居处,阴阳喜怒。”
意思就是人得病就两种原因,要么得于“阴”,要么得于“阳”。
得之于阳中的“阳”,指的是风雨寒暑,也就是说天地间的不正常的气候会造成人的疾病。如果天气原本邪气盛,你的身体此时又正值虚弱,就会得病。
絮叶:@指导师-漳州果果妈贺晓燕M9 长知识了
国学经典教育-贺晓燕:2003年非典疫情蔓延,得病的大多为壮年之人,而老人和孩子患病的却很少,这很能说明问题,就是现在的壮年人日常生活大多不规律,饮食起居混乱。而老人和孩子大多是生活有序。
《黄帝内经》里讲,“冬不养藏,春必病温”,就是冬天藏精藏得不够,也没有养好的话,到了春天的时候,流行病就一定会找上你。

《黄帝内经》中提到的这种得于阳的病是外感,是天地自然变化所造成的,如果我们平素注意养护好身体的话,这种外感之病是可以避免的。
这也是我们为什么要提倡早睡早起,提倡艾灸,要吃李忠民代餐粉的原因,就是要养护好我们自己的身体,提升免疫力。遵循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道理。
《黄帝内经》提到的人得病的另外一种原因就是得于阴者。所谓“阴”是什么呢?
就是三点:“饮食无节”“起居无常”“喜怒无常”。
关于这三点,究竟怎么样来辨别,怎么样来遵循,避免,我们后面再抽时间来学习。
每天学习一点点,积小以高大。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愿家人们都身体健康,身心愉快!
漳州浚铠妈:每天学习一点养生知识,积少成多,感恩贺老师的爱心分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