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文章精选星光简道谈写作
日更296:如何写作(13)布局技巧:预伏

日更296:如何写作(13)布局技巧:预伏

作者: 陈晓芃 | 来源:发表于2019-10-31 09:34 被阅读0次
日更296:如何写作(13)布局技巧:预伏

不知谁说的“少不读红楼,老不读三国”,近日再读三国,仍感叹于诸葛亮料事如神的智慧,《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曾三次用过锦囊计。

第54、55回。刘备去东吴娶亲,诸葛亮派云前去保护,并给了赵云三个锦囊,让赵云遇到紧急情况“依次而行”。

第99回。诸葛亮北伐大战司马懿时,姜维、廖化凭借诸葛亮的锦囊妙计大败魏军。

第104回。诸葛亮知自己死后魏延必反,临终之时还给了杨仪一个锦囊,让其依计而行,借马岱之手杀死了魏延。

诸葛亮的锦囊妙计,和文章布局中的预伏技巧有异曲同工之妙。古代文章家称预伏技巧为“伏笔”或“伏脉”,对脉络清晰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唐彪《读书作文谱》说:“如一篇文中所载不止一事与一意,或此一事意,不能于篇首即见,而见于中幅,或见于后幅,作者恐后突然而出,嫌于无根,则于篇首预伏一二句以为张本,则中后文章皆有脉络。”

预伏技巧,一般在篇首伏下有关的笔墨,以确定布局的动向和增强叙述的悬念。

前边预伏,后必回应。前段时间追剧《继承人》,郑昊的母亲精神受过强烈刺激,在修养时总是重复一个梦境:一个有特殊形状红色的胎记,反复出现两次这样的镜头,我心中便隐隐觉得这应该是剧情中预设的伏笔,虽然预伏的颇有痕迹,但依然勾起了我想弄清原因的好奇心,最后果不其然,原来汤氏家族被“狸猫换太子”,真正的继承人不是辞去美国优裕职位的汤宁,而是在襁褓中就被调换的郑昊。剧情因这一预伏使剧情大反转,矛盾冲突更加凸显,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春秋左绣》云:“善抱不脱者, 后文照顾前文”,前有预伏后有回应,不仅使文章结构严谨, 而且更加清楚地揭示了主旨。暗伏的文字,粗看似是可有可无的闲来之笔、不经意之“意”,细读却是作者在布局技巧上的匠心运用,往往读完全文,才更能领悟到它们的妙处。正如林纾在《春觉斋论文》中所说:“伏笔苟使人知,亦不称妙,无意阅过,当是闲笔,后经点明,方知是有用意。”运用预伏技巧,注意三点:1.有伏必应;2.伏笔自然巧妙;3.伏笔与回应要有间隔距离。

预伏技巧运用的好,文章风行水上,自然成妙文。其实人生亦如此,我们今天的努力与付出,谁能说不是我们今后幸福快乐人生的预伏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日更296:如何写作(13)布局技巧:预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lyzv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