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古时曾有“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佳句。
如今则有“不识自身真面目,只缘身在自身中”的悲剧。
人往往善于观察,却不善于自察。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我们曰:“吾日三省吾身,吃饱了没?睡饱了没?玩爽了没?”
这说明了两点。
其一,曾子白曰了。
其二,人无法给自己一个客观的评价。
总而言之,人很难独立的看清自我,往往需要借助外力。
朋友就是那些帮你看清自我的人。
(二)
记忆中有那么一次,似乎两次,或许三次,总之很多次。
在外面忙碌了一天,我早已累的筋疲力尽,无心言语。只能怀着满心的不情愿一头扎进地铁的人潮中。当我左扭扭右扭扭,好不容易从拥挤的人群中脱身的时候,发现自己已是一脸的狼狈相。顾不上过多抱怨,回家。到了家,我挪着步子,慵懒的一头栽进沙发里。
当时我的感受是,栽得有点猛,摔得有点疼。
沙发无辜的表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当时我的想法是,就算现在地震,我也不动了。
地震无奈的表示,它和我一样懒得动。
记忆中的那几天,心情很不好。也不知道为什么,兴许是没吃好,亦或是没睡饱,总之就是莫名其妙的烦。我拿起手机,像往常一样下意识的刷着空间,看着朋友圈里的那些牢骚,默默的点着赞骂着人。
点来点去,我发现需要点的赞太多,枯燥无味的点赞工作使我的上眼皮和下眼皮开始了各种亲昵,直到我失去意识松手扔了手机,手机逮着机会就来劲,死了妈似的往下掉,不巧正中我鼻梁骨,当时疼得我连亲爹亲妈都不认识了。
我的第一反应是,摸摸砸塌了没。
好在原本就是塌的。
第二反应是,象征性的原地打滚,准确的说是原沙发打滚。
不料才滚了几圈,手机就猛的震了一下,吓得我差点蹦起来。
尼玛啊,我以为真的地震了。
打开手机一看,原来是一个朋友在私m我。
我当时正要破口大骂,突然看到对方认真的说:“你没事吧?”
听到这话,我着实吓了一跳,我心想,这怎么刚砸了鼻子就被他知道了啊。
正想着,朋友又发来了信息。
“看你今天心情不好,有啥事言语啊。”
“啊?我,我没事儿啊。”
“得了吧,你肯定有事儿,不管是啥,我随时愿意听。”
不知道为啥,看到这句话总有一种想哭的冲动。
后来我才明白,原来我那是疼的。
多情应笑我,动不动就哭。
(三)
鼻子疼是一方面,更主要的是我被感动了。能够听你倾诉的人或许很多,能够安慰你的人也一定不少,但真正懂你的人却只是寥寥。
真正懂你的人,甚至比你自己还要了解你自己。可能连你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到底怎么了,但那个懂你的人一定知道你到底怎么了。
吐句实话,自己应该是最了解自己情绪的。但是了解并不代表明白。更多的情况下,是你不愿吐露,不愿意触及,所以潜意识里一直在逃避,而问题的实质自然也就被你一直忽略。不过你也就只能骗骗自己,骗不了那些真正关心你、真正懂你的人。
烦恼虽然莫名其妙的来,但在此刻,却被明明白白赶走了。你的一举一动都有人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所以有什么理由不珍惜呢?
或许成长,就是学会放弃生命中那些虚无缥缈的苍白,而从此刻开始珍惜那些足以温暖整个曾经的瞬间。
“真没事,至少现在没事儿了。”
“没事就好,好好的啊。”
于是就这样,直到最后他也不知道我砸到鼻子这件事。
我这人比较懒,所以我喜欢跟懂我的人聊天。这样的话,我可以少打几个字,少解释几句,少说几句废话。也不需要那些虚假的话语来敷衍,而是有什么话说什么话,有什么事儿说什么事儿。
挨得近,是不是就有理由哭泣。
朋友之间聊天,不需要铺垫,不需要留白,需要的仅仅是坦诚。连这些都做不到,那不叫朋友。
庆幸的是,不论发生什么,我都不是一个人在面对。我身边总有那么几个人愿意陪着我,帮助我。当我有烦恼有心事儿的时候,也一定有人愿意听我倾诉,愿意在我身边安慰我,我又有什么资格不满足呢?
好好的,我会用心让自己好好的,不光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那些爱我的人。
什么叫挨得近?
曾经有人问过我,你交朋友的准则是什么?
我回答说:“跟我共患难过的是知心朋友;关心过我的,帮助过我的,是好朋友;另外,只要没害过我的,都可以算普通朋友。”
仔细想想,这些年,我交朋友的准则一直在变,有些交际准则是迫于生活,一个学生的生活。而有些准则是自己莫名其妙想明白的。
总之,我的朋友越来越少。
这倒并不是因为我的准则越来越苛刻,而是越来越实际。我发现以前交朋友,只要是单纯的能聊到一块去,玩到一块去,就可以算朋友。一起玩的时间越长,所谓的友谊就越深。现在想想,真是可笑、幼稚。一切都建立在玩的基础上,未免有些肤浅。人越大,单纯的玩的机会就越少,玩的机会少了,朋友自然也少了,如此看来,在人际交往这块,我貌似并不成功。
谁又敢说自己是成功的呢?
嘴上说要与你一起的朋友很多,但真正能陪你一起的朋友却很少。如果真的是朋友,不需要那份承诺。
这世界上只有两种承诺,一种是不自信,一种是太自信。
所以,不要相信你的眼睛和你的耳朵,要学会用心。不要轻易的对一个人倾注你的感情,也不要轻易地将一个人拒之门外。
若非如此会很惨。
更简单来说,能带给你快乐的,是朋友;让你伤心的,不是朋友。
我的词典里没有“敌人”这个词,只有“朋友”。你是我的朋友,你不是我的朋友,仅此而已。
准则制定的越简单明确,你活得就越轻松舒坦。
(四)
我认为对于这个时代来说,朋友大致分为两种。
二者不同的地方是,第一种朋友关照你的利益,第二种朋友关照你的情绪。
二者相同的是,关照的中心都是你。
第一种朋友,我称其为利益型朋友。利益型朋友善于分析与判断。当你犹豫不决,捉摸不定的时候,利益型朋友会关注客观现实,然后根据实际情况,帮你分析做一件事与不做一件事的利益关系。他们会清楚地告诉你,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怎样做利益最大,怎样做利益最小。如果你有选择恐惧症,我想你适合交这样的朋友。
第二种朋友,我称其为情绪型朋友。情绪型朋友善于规劝与说服。当你做出了决定,却下不定决心的时候,他们会支持你的决定,尊重你的情绪,并且帮助你下这个难以下的决心。情绪型朋友往往不那么关注客观事实,他们主要是关注你的情绪。主观参与你的生活,客观判断你的生活,然后告诉你应该用怎样的心态去面对一件事,而且怎么才能面对的彻底。
当然前提是,你得想好你到底想做一件什么事。还没想好的请去找第一种朋友先一起想好。
或许还有第三种,第三种朋友属于随性型朋友。
需要时候,你和他是最熟悉的陌生人。不需要的时候,你和他是最陌生的熟悉人。
需要的时候,他叫你声兄弟。不需要的时候,他希望你喊他声爸爸。
每个人都需要朋友,但不需要那么多朋友。如果你朋友太多,你反而会顾此失彼。关心了朋友A,冷落了朋友B,忘记了朋友C,又何必呢?没人有那么多精力和能力去交那么多的朋友。认准那个真正对你好,真正替你着想的人,和他说:“我们做朋友吧。”如果他真的拿你当朋友,又怎么忍心让你伤心难过呢?
酒肉朋友千千万,谁他妈雪中送过炭。
是你的朋友,不会让你想太多。不是你的朋友,你想也没用。不要被所谓的朋友伤害,也不要去伤害所谓的朋友,大家只是朋友。
(五)
现在的我认为,酒肉朋友不如言语知己。
可能,很多年以后我交朋友的准则还会改变,但有一点不会变,那就是谁对我好,我就对谁好。谁拿我当朋友,我就拿谁当朋友。
你若需要,我便陪你。我若需要,你便理解。
各取所需好不好?何必非要在不恰当地时候挤进别人的生活呢?
真心的想给自己、想给你们一个微笑。
苦了谁,也别苦了自己。伤了谁,也别伤了自己。我们都是凡夫俗子,没必要那么大动干戈的去大公无私,没必要动不动就阿弥陀佛,善哉善哉。谁都可以学雷锋,但学来学去谁都不是雷锋。如果你读了我的文字得到了温暖和慰藉,那我们可以成为朋友。如果你读完之后只想挖苦讽刺,那请你帮我从外面把窗户关上。
我愿意跟每一个好人做朋友。
人与人之间没那么复杂。既不让自己吃亏也别让别人吃亏,这才能称为人。
好人,便是在都不吃亏的前提下给别人带来快乐的人;坏人,便是在都不吃亏的前提下给别人带来痛苦的人。
其实有时候还挺希望有几个和我一样惨的或者比我还惨的人出现在我的身边,这样我就可以省去很多铺垫的时间,可以一起闯祸一起沉默一起走,可以一起飞翔一起沦落。
另外,如果一个人没有同性朋友,那他一定是失败的,因为只有同性的标准最客观。
我有我想要的朋友,你是我最想要的朋友。
我很庆幸,生命中总是不缺少听我说话的人。
我更庆幸,遇到了你。
文|安麒
ID|VIP店长
网友评论